字好书
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

《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

时间: 2025-05-02 13:47:27

诗句

种萱欲遣忧,丛薄空自绿。

洗心日三省,人亦不我榖。

谁能书窗下,草玄抱幽独。

首藐官不迁,校书汉天禄。

身当万户侯,鼓吹拥部曲。

解佩著犀渠,张弓插雕服。

何时李将军,射猎出上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47:27

原文展示

黄庭坚的《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

种萱欲遣忧,丛薄空自绿。
洗心日三省,人亦不我榖。
谁能书窗下,草玄抱幽独。
首藐官不迁,校书汉天禄。
身当万户侯,鼓吹拥部曲。
解佩著犀渠,张弓插雕服。
何时李将军,射猎出上谷。

白话文翻译

我种的萱草想要消除忧愁,丛生的绿叶空自摇曳。
每天洗心反省,别人却不愿意来给予我帮助。
谁能在窗下为我写字,独自抱着青草与幽静?
我的地位低微,官职不升,校书郎的荣华又何足挂齿?
身为万户侯,却只能听任鼓乐,拥护我的士兵。
解下佩饰,穿上犀利的衣服,张弓插上雕服。
何时李将军能够出征,在上谷进行射猎?

注释

  • :萱草,古人认为它有忘忧的功效。
  • 洗心:洗心反省,意指清洗心灵,反思自我。
  • :轻视、渺小。
  • 汉天禄:古代书法官职,象征文人地位。
  • 万户侯:高官显贵的象征。
  • 犀渠:用犀牛角制成的器物,象征贵重。
  • 雕服:用雕的羽毛装饰的服装,象征武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涪翁,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等人齐名,倡导“诗书画三绝”的融合。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个人处境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诗人面临着官场的困扰和个人理想的失落。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这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首句“种萱欲遣忧”体现了诗人想要通过种植萱草来消解内心的忧愁,这不仅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接下来的“洗心日三省”则展示了诗人自省的态度,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反思。

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人以自己低微的身份与万户侯的荣华进行对比,揭示出他对当时官场的无奈与失落。结尾“何时李将军,射猎出上谷”则用历史人物李广的传奇故事,寄托了诗人对英雄壮志的向往与追求,表现出一种不甘平庸的精神。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忧郁也有希望,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坚持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种萱欲遣忧”:通过种萱草来消除忧愁,象征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2. “丛薄空自绿”:描绘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反衬诗人的孤独。
  3. “洗心日三省”:强调自我反省的必要,体现诗人内心的渴望。
  4. “人亦不我榖”:感叹他人对自己的冷漠,反映诗人的孤立无援。
  5. “谁能书窗下”:表现对知音的渴望,渴求理解和共鸣。
  6. “草玄抱幽独”:暗示诗人对孤独的接受与内心的平静。
  7. “首藐官不迁”:表达对官场的淡薄态度。
  8. “校书汉天禄”:引入历史典故,表现自己的文人身份。
  9. “身当万户侯”:以自己身份的对比,感叹个人的局限。
  10. “鼓吹拥部曲”:指挥士兵的权力与地位的矛盾。
  11. “解佩著犀渠”:象征自我放下,穿上新的身份。
  12. “张弓插雕服”:表达对武勇的渴望与追求。
  13. “何时李将军”:对历史英雄的向往,希冀自身能够有所作为。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个人与万户侯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的失落感。
  • 比喻:将种萱草比作内心的解忧之法,生动形象。
  • 典故:引入李将军的射猎故事,增加了诗的历史深度。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之间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执着,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萱草:象征忘忧,寄托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 草玄:代表内心的幽静与孤独,反映诗人的精神追求。
  • 李将军:象征英雄与壮志,寄托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萱”主要象征什么? A. 忧愁
    B. 忘忧
    C. 孤独
    D. 努力

  2. “洗心日三省”中的“洗心”指的是什么? A. 清洗身体
    B. 反省自我
    C. 学习
    D. 忘记烦恼

  3. 诗人对李将军的向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权力的渴求
    B. 对英雄壮志的追求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苏轼:两者均为宋代诗人,黄庭坚诗中更多表现个人的孤独与追求,而苏轼则常通过豪放的笔调表现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青玉案 选冠子(宿石门) 好事近 好事近 胜胜令 花心动 花心动(芍药) 法曲(遍第三) 水龙吟(庆王诞辰) 松梢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锤两棒 釒字旁的字 天麟 龙兴云属 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种玉蓝田 秋毫之末 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框儿的字 斗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恇恇 操履无玷 崖广 卤字旁的字 徜徉 溯源穷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