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2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20:54
城中蛾眉女,珂佩响珊珊。
鹦鹉花间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日绕,短舞万人看。
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城中有位眉如蛾的女子,身上佩戴的饰物发出清脆的响声。
她在鹦鹉花丛中嬉戏,月下弹奏着琵琶。
她的长歌绕耳三天,短暂的舞蹈吸引了万众瞩目。
但这美好却未必能持久,像芙蓉花一样不耐寒霜。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述美女与花的意象,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美的赞美与短暂生命的感叹。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其诗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阶层追求文艺与雅趣的时期。黄庭坚通过描绘美丽的女子及其短暂的盛景,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杂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美丽女子的瞬间与周围的环境。诗的开头以“城中蛾眉女”引入,立刻让人联想到一个优雅的女子,随着“珂佩响珊珊”的形象浮现,耳边似乎回响着她走动时的清脆声响。接着,诗人描绘她在“鹦鹉花间弄”的场景,生动而富有色彩感,仿佛能感受到花香扑鼻,环境的热烈。再到“琵琶月下弹”,不仅展现了女子的才艺,也营造了一种月夜的静谧氛围。
长歌与短舞的描写,体现了女子在众人面前的风采和魅力,短暂的舞蹈吸引“万人看”,展现了她的光辉时刻。然而,结尾的“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则引发了深刻的思考,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和脆弱。通过芙蓉的比喻,诗人传达了对美丽与生命无常的感慨,令人倍感惋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丽与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瞬间美好的珍惜与对无常人生的深思。通过美丽女子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脆弱。
诗词测试:
诗中“蛾眉女”指的是什么?
A. 一位美丽的女子
B. 一位普通女子
C. 一位老年妇女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古筝
B. 琵琶
C. 二胡
“芙蓉不耐寒”的意思是什么?
A. 芙蓉花不喜欢寒冷
B. 芙蓉花容易枯萎
C. 芙蓉花常开
答案: 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