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5:40
斯人绝少可,白眼视公卿。
每与俗物逢,三沐取洁清。
我亦漫浪者,君何许同盟。
试问卢溪叟,犹得多可名。
此人极其稀少,常用冷漠的眼光看待那些权贵。
每当与世俗之人相遇,常常要三次沐浴以求洁净清爽。
我也是一个漫游的浪子,你又何尝与我同道呢?
试问卢溪的老者,他还有什么可以被称道的呢?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底书生,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书法家和诗人。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诗风清新高远,常与友人交往,互动频繁,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此诗作于黄庭坚与友人廖明略交往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世俗的冷漠和对高洁志士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诗人对高洁志士的追求和对权贵的冷漠,表现了他对个人理想的执着与世俗的疏离。首句“斯人绝少可”,即开门见山,表明对高洁之士的稀少感慨。接着“白眼视公卿”则直接表达了对权贵的鄙视,显示出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每与俗物逢,三沐取洁清”,更是通过“沐浴”这一意象,传达出对心灵洁净的渴求,体现了诗人对自身修养的重视。接下来的“I亦漫浪者,君何许同盟”,则是对友人廖明略的自我定位,表达了两人志趣的相投与共鸣。
最后一句“试问卢溪叟,犹得多可名”,引入卢仝这一典故,进一步强调高洁志士的稀缺与难得,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为深厚,发人深省。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邃,既抒发了个人情怀,也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洁志士的追求和对世俗权贵的冷漠,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折射出一种孤独而坚定的精神追求。
诗中“斯人绝少可”中的“斯人”指的是谁?
“白眼视公卿”中的“白眼”表示什么?
诗人提到的“卢溪叟”是指哪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