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江冲陶隐居二十韵 其十七

《奉和江冲陶隐居二十韵 其十七》

时间: 2025-05-07 09:52:52

诗句

高人厌尘纷,不肯栖平地。

木末敞轩窗,托此超然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2:52

原文展示:

奉和江冲陶隐居二十韵 其十七
高人厌尘纷,不肯栖平地。
木末敞轩窗,托此超然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高人对喧嚣尘世的厌倦,不愿意栖息在平凡的土地上。诗人描绘了窗外的景象,透过树木的枝叶,窗户敞开,表达了一种超然的心境。

注释:

  • 高人:指的是高洁的人,通常指隐士或有道之士。
  • 尘纷:形容世俗纷扰的事情。
  • 栖平地:意指安居在平常的地方,不愿意沉浸在世俗之中。
  • 木末:树木的末端,指的是树梢。
  • 敞轩窗:打开的窗户,表示一种开阔和自在的状态。
  • 超然意:超脱于世俗的思想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炎昶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往往表现出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理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当时的生活环境有关,表现了他对喧嚣尘世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然的思想。开头两句“高人厌尘纷,不肯栖平地”直接表明了诗人对于繁华世界的拒绝,彰显出一种清高的精神追求。接下来的“木末敞轩窗”,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诗中虽无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简练的表达传达出深邃的哲理,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共鸣和宁静。

这首诗的意境清新而超脱,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隐含着对现实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对高人的描绘,诗人将隐士的生活理想与世俗的繁忙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人厌尘纷:高洁的人对尘世的喧嚣感到厌倦。
  2. 不肯栖平地:他们不愿意安于平常的生活。
  3. 木末敞轩窗:树木的顶端,窗户敞开,象征着自由和开阔。
  4. 托此超然意:通过这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超然的想法。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高人厌尘纷”和次句“不肯栖平地”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木末、轩窗等意象营造了自然的氛围,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人:象征着理想化的人生理想。
  • 尘纷:代表世俗生活的复杂与烦恼。
  • 木末:自然的象征,表示自由与宁静。
  • 轩窗:象征着心灵的敞开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高人厌尘纷”中的“高人”指的是? A. 世俗之人
    B. 高洁的人
    C. 低贱之人
    D. 普通人

  2. 诗中“木末敞轩窗”主要表达了什么意境? A. 闷热
    B. 自由与宁静
    C. 喧嚣
    D. 忧愁

  3.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C. 对名利的渴望
    D. 对历史的追溯

答案:1. B,2. B,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 by 陶渊明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强调自然与宁静的生活方式。
  • 王维的《鹿柴》则通过描绘山中景象,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相似的思想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阅读与欣赏》

相关查询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三十一 贺新郎·送吴书永楚游 贺新郎(生朝新渌用前韵见赠,再依调答之) 贺新郎 贺新郎 登南岳寺大悲阁 贺新郎·与诸子夜话,悼佑曾以宁 贺新郎 其十二 九月龙爪槐登高有感圣秋邮沂诸故人同集者为檗子方虎介玉雪客时金粟将南归矣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八 贺新郎 其二 寿中书舍人 贺新郎 时风新纪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期而同 孤云野鹤 包含挤的词语有哪些 坐炕 殳字旁的字 青过于蓝 寸莛撞钟 休明盛世 枯鱼病鹤 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七友 封荫 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诳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