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7:08
《红毛刀歌》 ——秋瑾
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
直骇玉龙蟠匣内,待乘雷雨腾云霄。
传闻利器来红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令骨节解,断头不俟锋刃交。
抽刀出鞘天为摇,日月星辰芒骤韬。
斫地一声海水立,露风三寸阴风号。
陆专犀象水截蛟,魍魉惊避魑魅逃。
遭斯刃者凡几辈?骷髅成群血涌涛。
刀头百万英雄泣,腕底乾坤杀劫操。
且来挂壁暂不用,夜夜鸣啸声疑鴞。
英灵渴欲饮战血,也如块磊需酒浇。
红毛红毛尔休骄,尔器诚利吾宁抛。
自强在人不在器,区区一刀焉足豪?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泓清澈的秋水,远看去光辉如刀锋。它让人惊骇,仿佛藏有玉龙,等待着雷雨的到来腾云而起。传说那把红毛刀是利器,连大食(阿拉伯帝国)和日本都为之羞愧。鲜血沾染后,骨节便可分离,断头时不必等到锋刃相接。抽刀出鞘,天也似乎为之震动,日月星辰的光芒骤然收敛。斩地一声,海水即刻翻涌,阴风呼啸,气氛紧张。陆地上专以犀牛和大象水截蛟龙,魍魉惊恐,魑魅逃避。遭遇这把刀的人不知有多少,骷髅成群,鲜血如潮水般涌动。刀尖下,多少英雄为之泣泪,手握乾坤,操控生死劫难。暂且把刀挂在墙上不用,夜夜听到那鸣啸声仿佛是猫头鹰的叫声。英灵渴望饮用战斗的鲜血,就像块磊需要酒来浇灌。红毛啊红毛,你休要骄傲,你的器械虽利,我宁愿抛弃。自强在于人,不在于器械,区区一把刀又怎能称得上豪杰?
作者介绍:秋瑾(1875-1907),字佩兰,号秋实,晚号秋瑾,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女诗人、革命家。她积极参与反清革命,倡导女性解放,作品多以爱国、反抗压迫为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末动荡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外族侵略的愤怒与对民族独立的渴望。诗中通过描绘刀剑的锋利与血腥的战争场面,表现了对民族存亡的关注。
《红毛刀歌》是一首充满激情与愤怒的诗作,以刀为象征,寄托了诗人对外族侵略者的愤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描绘出秋水的清澈与刀锋的凌厉,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侵略者的强烈反抗。此外,诗中反复提到的“红毛”,不仅指向外族侵略者,更是对他们所带来的压迫和屈辱的控诉。秋瑾在诗中提到的“自强在人不在器”,表达了对个人能力的强调,认为真正的豪杰并非依赖于武器,而在于人的精神与力量。整首诗激昂澎湃,情感真挚,展示了秋瑾作为女性革命者的坚定与勇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刀的意象表现了对外侵略的愤怒和对国家独立的强烈渴望,强调自我强大的重要性,提倡用精神力量来抵御外敌。
诗词测试:
《红毛刀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秋瑾
c) 杜甫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红毛”指的是哪个群体?
a) 大食
b) 日本
c) 外族侵略者
答案:c
诗中强调的“自强在人不在器”表达了什么思想?
a) 武器的重要性
b) 个人能力的优越性
c) 战争的必要性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