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46:14
〔清代〕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女,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秋瑾牺牲后,遗体被草埋于绍兴卧龙山下。后来他哥哥雇人,把灵柩寄存在严家潭。第二年初,她的好友徐白华及吴芝瑛等,将灵柩运至杭州,于2月25日葬在西湖孤山的西泠桥畔,并做了墓碑,写了墓表。这是因为当年秋瑾与友人游西湖,在凭吊岳飞墓时,曾感言自己生后,若能埋于此地,将终身无憾。人们就是为了实现她“愿埋骨西泠”的遗言。
早年经历 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璿卿(璇卿),号竞雄,华夏杰出女先烈,民族英雄,别署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省云霄县城紫阳书院(七先生祠)。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镇神冲王廷钧为妻。1896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大部分时间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这年秋天,秋瑾第一次回到神冲,当着许多道喜的亲友朗诵自作的《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以表忧民忧国之心,受到当地人们的敬重。1897年6月生下儿子王沅德。
秋家自曾祖起世代为官,父:寿南,官湖南郴州直隶知州。嫡母单氏,萧山望族之后。秋瑾幼年随兄读书家塾,好文史,能诗词,15岁时跟表兄学会骑马击剑。
秋瑾就义已经一百多年,世事沧桑,当今中国已不再是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年代。但秋瑾的精神,依然具有时代意义。
墓葬后记 秋瑾遇难后,无人敢为其收尸,中国报馆“皆失声”,生前好友吕碧城、吴芝瑛设法与人将其遗体偷出掩埋。
对于为推翻满清专制帝制、创立民国而英勇献身的女中豪杰秋瑾,孙中山和宋庆龄都曾给予很高的评价。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16年8月16日至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州,赴秋瑾墓凭吊,孙中山称:“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则传诵不忘。”
绍兴故居 秋瑾故居是浙江著名旅游景点,位于绍兴市区塔山西麓和畅堂,清代建筑。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畅堂原为明代大学士朱赓的别业。1891年,秋瑾的祖父秋嘉禾从福建告老还乡,向朱氏后裔典入其别业桂花厅的一部分,为晚年隐居之所。少年时代的秋瑾在此读书习文,练拳舞剑。1906年,她自日本归国,从主持大通堂直到被捕前夕,在这里生活和从事革命活动,从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史迹。 在绍兴,与鲁迅遥呼相应的人物,窃以为是鉴湖女侠秋瑾。 三味书屋西南塔山附近的和畅堂,就是秋瑾故居。和畅堂布局严谨,风格简约无华。黑漆大门没有任何装饰,庄重朴实。 堂前正中有一匾,上书“和畅堂”三字。“和畅”是取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惠风和畅”之意。故居共有房屋5进,青砖白墙乌瓦,穿斗结构,硬山顶。第一进为门厅,门楣上“秋瑾故居”匾额系何香凝手书。笔力遒劲的题书,或许就是一位女革命家对另一个女革命家的欣赏、怀念和惺惺相惜之情的含蓄表达。 第二进自西至东分别为会客室、堂前、餐室。正屋的东边有小楼,楼下为秋瑾卧室,均按原状布置,木床、书桌皆为当年原物。至今屋内仍挂有一张男装小照,照片中的秋瑾英姿飒爽,确有巾帼不让须眉的侠客仗义之气。卧室里的书桌以及文房四宝等,则显示了秋瑾的另一个身份:文人,或者说,是诗人、词人和散文家。卧室后壁有一夹墙密室,为秋瑾藏放革命文件及武器之处,至今保存完好,弥足珍贵。 第三、四两进原为秋母及兄嫂住房,现辟为秋瑾史迹陈列室,展出秋瑾诗词手稿、家书、照片、印章、头巾、文献等文物,更有孙中山、宋庆龄、周恩来等名人评价秋瑾的题词等,反映了秋瑾从事革命的光辉业绩。
【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诗思一帆... 详情
【 菩萨蛮·寄女伴 】 寒风料峭侵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月色入高... 详情
【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 详情
【 咏琴志感 】 泠泠七弦琴,所思在翠岑。成连奋逸响,中散... 详情
【 感事 】 竟有危巢燕,应怜故国驼。东侵忧未已,西望... 详情
【 失题 】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叱咤风云生,精神... 详情
【 如此江山·萧斋谢女吟《秋赋》 】 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知己难... 详情
【 满江红 】 肮脏尘寰,问几个、男儿英哲!算只有蛾眉队... 详情
【 秋风曲 】 秋风起兮百草黄,秋风之性劲且刚。能使群花... 详情
【 宝刀歌 】 汉家宫阙斜阳里,五千馀年古国死。一睡沉沉... 详情
【 柬徐寄尘 其二 】 何人慷慨说同仇,谁识当年郭解流?时局如斯... 详情
【 柬徐寄尘 其一 】 祖国沦亡已若斯,家庭苦恋太情痴。只愁转眼... 详情
【 喜雨漫赋 】 渊龙酣睡谁驱起,飞向青天作怒波。四野农民... 详情
【 梅 其二 】 冰姿不怕雪霜侵,羞傍琼楼傍古岑。标格原因... 详情
【 梅 】 本是瑶台第一枝,谪来尘世具芳姿。如何不遇... 详情
【 翠楼怨 】 寂寞庭寮,喜飞来画轴,破我无聊。试展朝云... 详情
【 泛东海歌 】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叱咤风云生,精神... 详情
【 剑歌 】 炎帝世系伤中绝,芒芒国恨何时雪?世无平权... 详情
【 红毛刀歌 】 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直骇玉龙... 详情
【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