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1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15:45
寄杜使君
作者: 贯休 〔唐代〕
清辰卷珠帘,
盥漱香满室。
杉松经雪后,
别有精彩出。
琅函芙蓉书,
开之向阶日。
好鸟常解来,
孤云偶相失。
有时作章句,
气概还鲜逸。
茫茫世情世,
谁人爱真实。
清高慕玄度,
宴默攀道一。
残磬隔风林,
微阳解冰笔。
亦知休明代,
谅无经济术。
门前九个峰,
终拟为文乞。
在清晨的阳光下,珠帘轻卷,室内飘荡着香气。雪后松杉,展现出独特的美。打开那装有芙蓉书信的琅函,向阳光展示。好鸟常常会来访,而孤云有时会飘散。偶尔写写诗句,气度依然鲜逸。对茫茫世情,谁能够真正爱惜?我崇高地追求道理,默默攀登理想。残破的磬声传来,微弱的阳光融化了冰雪。我也知道休明时期的困境,确实没有经济之道。门前的九峰,终究希望能以此为文而乞求。
作者介绍:贯休,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社会动荡,诗人寄情于山水,表达对真情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贯休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开头几句,诗人以清晨的情景引入,展现出一种淡雅的生活情趣。之后,诗人借助松杉的意象,象征坚韧与美丽,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的美感。诗中提及的“好鸟”和“孤云”,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生动景象,也暗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人的孤独感。
在后半部分,贯休通过对世情的反思,表达了对真实情感的渴望。诗的结尾回归山水,以“门前九个峰”作为希望的象征,显示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张力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真情的渴望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清辰卷珠帘”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清晨的阳光
B. 夜晚的星空
C. 黄昏的月色
“琅函芙蓉书”中的“琅函”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个地方
C. 装书信的匣子
诗中提到的“孤云”象征什么?
A. 孤独和变幻
B. 友谊
C. 家乡
答案:1.A 2.C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