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1:21
送胡处士
作者:贯休 〔唐代〕
不名兼不利,相遇海西濆。
白字未干发,清时错爱云。
头巾多酒气,竹杖有苔文。
久积希颜意,林中又送君。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胡处士相识时的情感。虽然胡处士名声不显、利益不多,但他们的相遇却在海西的水域。胡处士的白发未曾涂抹,清晨时分却误入了云雾之中。头巾上沾染着酒气,手中的竹杖上长满了苔藓。长久以来积累的希冀与期望,今天我在林中再次送别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写胡处士的状态和相遇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他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作者介绍:
贯休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蕴含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创作背景:
诗作的产生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对友谊的珍视有关。这首诗写给胡处士,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与惜别之情。
《送胡处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贯休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胡处士的形象和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提到的“白字未干发”不仅描绘了胡处士的年长,更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竹杖上的苔藓象征着岁月的积累,隐喻着人生的旅程。诗的最后一句“林中又送君”,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贯休的用词简练而富有情感,句句都透露出对时间和友谊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恬淡的基调中,流露出淡淡的伤感,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种对友人送别时的无奈与不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头巾多酒气”与“竹杖有苔文”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展现了胡处士的洒脱与岁月的沉淀。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送别”这一主题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海西濆”指的是哪里?
A. 江边
B. 湖泊
C. 海边
D. 山中
诗中形容胡处士的“头巾多酒气”意味着什么?
A. 饮酒过度
B. 追求名利
C. 忘却人生
D. 无所事事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朋友的欢聚
B. 对时间的感叹
C. 送别与不舍
D.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送元二使安西》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表达友谊的珍贵;而《送胡处士》则更加注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两首诗在送别主题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