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2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22:24
将归湖上留别陈宰
作者: 方干 〔唐代〕
归去春山逗晚晴,
萦回树石罅中行。
明时不是无知己,
自忆湖边钓与耕。
我将要回去,春天的山上在傍晚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迷人,
我在树木和岩石间蜿蜒而行。
当年明君在世时并不是没有知己,
我只是在回忆湖边钓鱼和耕作的时光。
诗中提到的“明时”可以理解为历史上明君在位的时期,通常指唐代的开元盛世,诗人借此表达对那个时代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同时,钓鱼和耕作常被用来象征隐逸生活,反映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方干(约834-903),字良佐,号一云,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尤其在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上,颇具特色。
本诗创作于诗人即将离开湖边的时刻,表达了对故地的留恋与对友人的思念。时代背景是唐代中晚期,政治动荡,诗人借此诗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知己的追忆。
《将归湖上留别陈宰》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即将离去之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归去春山逗晚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黄昏图景,春山的清新与晚晴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接着,诗人通过“萦回树石罅中行”,表现了自己在自然间游历的惬意和自在,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亲密的对话。
转折处“明时不是无知己”,诗人追忆往昔,虽然在明君时代并不缺乏知己,但如今的孤独感却愈加明显。这句话不仅反映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显露出时光流逝后的无奈与伤感。“自忆湖边钓与耕”,诗人通过回忆湖边的钓鱼和耕作,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快乐的珍惜。这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正是许多文人墨客共同的情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热爱,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唐代士人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独特理解。
诗中提到的“明时”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唐代盛世
B. 宋代
C. 明代
D. 元代
诗人回忆的活动是什么?
A. 读书
B. 钓鱼与耕作
C. 游玩
D. 旅行
诗中的主旨是什么?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生活的向往
D. 以上皆是
《将归湖上留别陈宰》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方干的诗更加注重人际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景观的宁静与和谐美。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