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李诚之待制挽词二首

《李诚之待制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5-03 17:24:50

诗句

脱遗章句事经纶,满腹龙蛇自屈伸。

南驾威声传绝域,西征旧恨失奸臣。

空留谏疏惊颓靡,终托诗词话苦辛。

直气如云未应尽,一双嗣子亦骐驎。

济南风物在西湖,湖上逢公初下车。

谈笑樽前伏齐虏,旌旗门外听除书。

一封未奏先焚草,三黜归来便种蔬。

泪落西堂歌洒地,杉松空见岁寒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4:50

原文展示:

李诚之待制挽词二首 作者:苏辙 〔宋代〕

脱遗章句事经纶,满腹龙蛇自屈伸。
南驾威声传绝域,西征旧恨失奸臣。
空留谏疏惊颓靡,终托诗词话苦辛。
直气如云未应尽,一双嗣子亦骐驎。

济南风物在西湖,湖上逢公初下车。
谈笑樽前伏齐虏,旌旗门外听除书。
一封未奏先焚草,三黜归来便种蔬。
泪落西堂歌洒地,杉松空见岁寒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李诚之的丧失,他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满腹才华和抱负却无法施展。南方的威势传遍了远方,西征的旧怨因奸臣的失宠而加深。留下的谏言和愤懑只能在诗词中倾诉,直气如云却未能消散,李诚之的两个儿子也如骏马般才华横溢。

在济南的风光中,作者与李诚之在西湖相逢,举杯畅谈,谈笑风生。门外的军旗在耳边摇曳,等待着奏章。未等奏折送达,已先将草稿焚烧,三次被贬回乡后,便开始种菜自给。泪水洒落在西堂,杉松树下只见岁寒的余影。

注释:

  • 脱遗章句:脱离了往日的章句,指失去了应有的文采与才华。
  • 龙蛇:形容才华横溢,龙蛇可屈可伸,表达内心的矛盾与不甘。
  • 南驾:指南方的统治力量。
  • 谏疏:上书劝谏的文稿。
  • 骐驎:指优秀的子嗣,骐驎为古代传说中稀有的良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明仲,号雪堂,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与政治家。他是苏轼的弟弟,二人并称“苏门二杰”。苏辙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政治、人生的思考,风格较为理性与沉稳。

创作背景:

《李诚之待制挽词》是苏辙为悼念李诚之而作,李诚之为其好友,曾与苏辙共同治国理政,但因政治失意而去世。诗中充满了对好友的惋惜与对政治沉浮的反思,体现了苏辙对时局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苏辙的《李诚之待制挽词二首》是一组悼词,表达了对李诚之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复杂,既有对好友的哀悼,又有对政治腐败的无奈。诗的前半部分以李诚之的才华与遭遇为切入,表现了他在政治舞台上未能施展抱负的悲哀,运用“龙蛇”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才华的潜力与受限之间的矛盾。

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情感,描绘了与李诚之的相遇,谈笑间的轻松与惆怅,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泪落西堂歌洒地”,情感的真挚流露,令人动容。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对仗工整,情感层次分明,充分展现了苏辙的文学才华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脱遗章句事经纶:李诚之的才华和政事都已被遗忘。
  2. 满腹龙蛇自屈伸:他内心有着丰富的才华,却无法发挥。
  3. 南驾威声传绝域:南方的势力传遍了每个角落。
  4. 西征旧恨失奸臣:旧恨因奸臣的失宠而愈发沉重。
  5. 空留谏疏惊颓靡:留下的谏言只能是徒劳的叹息。
  6. 直气如云未应尽:他的气节如云般未能消散。
  7. 一双嗣子亦骐驎:他的儿子们同样才华出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才华比作“龙蛇”,强调其潜力和受限。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工整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用“满腹龙蛇”夸大李诚之的才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李诚之的追悼与对政治腐败的无奈,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通过对李诚之的哀悼,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切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龙蛇:象征才华与雄心。
  2. 西湖:代表美好与怀旧的地方,象征着与李诚之的美好回忆。
  3. 泪落西堂:表达了对友人的哀悼与内心的悲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元代
  2. 诗中“空留谏疏惊颓靡”意在表达什么?

    • A. 对政治的失望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友人的怀念
    • D. 对家庭的思念
  3. “泪落西堂”中“西堂”指代什么?

    • A. 一处山水
    • B. 苏辙的住所
    • C. 李诚之的家
    • D. 诗人心中的遗憾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苏辙与杜甫都表现了对政治失意的感慨,杜甫在《春望》中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国家动荡的忧虑,与苏辙对李诚之的悼念有相似之处,都是对时局的深刻反思与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苏辙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远 次韵和天章范待制上元从幸会灵观 奉和圣制上元 其二 紫竹花 煮茶 竹醉日 正月十九日京邑上元收灯日 正月十八夜 燕归梁·双燕归飞绕画堂 临江仙·资善堂中三十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遗带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行色恠恠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入子 剽轻 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破家鬻子 皮字旁的字 风环雨鬓 含血吮疮 逸态横生 漓湘 包含储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