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吴山净上人

《寄吴山净上人》

时间: 2025-05-02 10:48:15

诗句

忆共蒲团话夜钟,别来落叶閟行踪。

遥知黛色秋常玩,住向灵岩第几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8:15

原文展示:

寄吴山净上人 顾非熊 〔唐代〕 忆共蒲团话夜钟,别来落叶閟行踪。 遥知黛色秋常玩,住向灵岩第几峰。

白话文翻译:

回忆起我们曾一起坐在蒲团上谈论夜晚的钟声,自从分别后,我的行踪就像被落叶遮蔽了一样隐秘。 我远远地知道你常常在秋天欣赏那青黑色的山色,你住在灵岩山的第几座峰上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蒲团: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坐垫,常用于禅修。
  • 閟:闭藏,隐秘。
  • 黛色:青黑色,常用来形容山色。
  • 灵岩: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山。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主要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非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顾非熊寄给吴山净上人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提到的“蒲团”和“夜钟”可能暗示了他们曾一起修行或谈论佛理的情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友人共度的时光,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忆共蒲团话夜钟”,以蒲团和夜钟为媒介,勾起了对往昔共同修行时光的怀念。次句“别来落叶閟行踪”,用落叶隐喻自己行踪的隐秘,暗示了分别后的孤独和漂泊。后两句“遥知黛色秋常玩,住向灵岩第几峰”,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所在之地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蒲团”和“夜钟”两个意象,回忆了与友人共度的宁静夜晚,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 次句用“落叶”比喻自己行踪的隐秘,表达了分别后的孤独和漂泊感。
  • 后两句通过“黛色”和“灵岩”描绘了友人所在之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落叶”比喻自己行踪的隐秘。
  • 拟人:“黛色秋常玩”中的“玩”字赋予了秋天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展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蒲团:象征宁静的修行生活。
  • 夜钟: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宁静的夜晚。
  • 落叶:象征隐秘和孤独。
  • 黛色:象征美丽的山色和秋天的景色。
  • 灵岩:象征神秘而美丽的自然景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蒲团”象征什么? A. 宁静的修行生活 B. 孤独的夜晚 C. 隐秘的行踪 D. 美丽的山色

  2. “别来落叶閟行踪”中的“閟”字是什么意思? A. 闭藏 B. 显露 C. 漂泊 D. 宁静

  3. 诗中提到的“灵岩”是真实存在的山吗? A. 是 B. 不是 C. 可能是 D. 不确定

答案: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顾非熊的《寄吴山净上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但顾非熊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顾非熊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唐代诗词的详细解读和鉴赏。

相关查询

夜坐园中至夜分 幽事二首 其二 郡斋偶书 悲歌行 掩卷有感 龟堂自咏 山村经行因施药 寄二子 杂感 春日杂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艸字旁的字 朝不保暮 包含煮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毛羽零落 历世磨钝 臼字旁的字 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孤蹄弃骥 虎斗龙争 牛字旁的字 引人胜地 暴亡 时疫 函矢相攻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