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1:13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地僻门深少送迎,
披衣闲坐养幽情。
秋庭不扫携藤杖,
闲蹋梧桐黄叶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偏僻的地方,门口鲜少有人来访。诗人披上衣服,悠闲地坐着,陶冶自己的情操。在秋天的庭院里,不去打扫,随手拿着藤杖,悠闲地漫步在满地的梧桐黄叶上。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著称,关注社会民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值秋冬之际。诗人选择隐居,远离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晚秋闲居》展现了白居易晚年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偏僻的居所、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反映出诗人对自由、宁静的追求。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诗的开头“地僻门深少送迎”展示了诗人生活的孤寂,然而这种孤寂却并不令人感到悲伤,反而带有一种自得其乐的情绪。“披衣闲坐养幽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悠闲的生活状态让他得以沉浸于自己的情感世界中。“秋庭不扫携藤杖”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生活的淡然,秋天的萧瑟与黄叶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但诗人却选择以一种淡泊的态度去面对。“闲蹋梧桐黄叶行”描绘了悠闲的散步场景,给人一种闲适的视觉体验,仿佛能感受到秋风轻拂和落叶随风而舞的情景。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闲适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反映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A. 热闹 B. 偏僻 C. 繁华
诗人用什么来行走?
A. 拐杖 B. 藤杖 C. 竹杖
诗中表现的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悠闲 C. 紧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晚秋闲居》与王维的《鹿柴》有相似的主题,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王维的诗以山水之美见长,白居易则通过秋天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淡泊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