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2:03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风尘之中,四处漂泊的情景。他在东北的支离状态与西南的漂泊形成对比,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三峡的楼台在日月的交替中被淹没,五溪的衣服与云山交相辉映。羯胡的统治者令人失望,词客对时势感到悲哀还未能返回故乡。庾信一生都在萧瑟之中,晚年的诗赋也只能在江边感慨。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以深刻的社会内容和人道主义精神著称,常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本诗写于杜甫晚年,彼时国家动荡,民生困苦。诗人身处流亡生涯中,感慨古迹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感慨的诗。诗人在描绘自然与历史的交融时,流露出深邃的思考与无尽的哀伤。诗的开头通过“支离东北”与“漂泊西南”的对比,刻画了诗人身处的动荡环境,表现出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接着,诗人提到“三峡楼台淹日月”,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更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沧桑。五溪衣服与云山的描写,传达出一种与自然相交融的美感,同时也隐含了对传统文化的追忆。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羯胡事主终无赖”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的失望,凝聚了他对时事的敏锐观察。而“庾信平生最萧瑟”则引入历史人物,表明诗人对文学与人生的感慨,强调了即便才华横溢,也难逃命运的捉弄。
整首诗情感深沉,字句之间流露出孤独与无奈,展示了杜甫对历史、社会与个人命运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通过对古迹的吟咏,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故乡与理想的无尽追求。情感基调是哀伤与无奈,体现出杜甫作为“诗圣”的深邃人文关怀。
杜甫的字是什么?
A. 子美
B. 俊杰
C. 明辉
“羯胡事主终无赖”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A. 对故乡的怀念
B. 对统治者的失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支离东北”与“漂泊西南”形成了什么样的对比?
A. 身体与心灵的对比
B. 安定与动荡的对比
C. 过去与未来的对比
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piāo)泊(bó)西南天地间。支离:流离。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淹:滞留。日月:岁月,时光。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共云山:共居处。 羯(jié)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羯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词客:诗人自谓。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庾(yǔ)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庾信:南北朝诗人。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