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阁夜

《阁夜》

时间: 2025-07-27 08:41:31

阁夜

诗句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版本一)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版本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41:31

原文展示: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依依漫寂寥。

白话文翻译:

岁末时节,阴阳交替,催促着白天变短,
天涯四方,霜雪飘落,夜晚寒气袭人。
清晨五更,鼓声和号角声悲壮响起,
三峡的星河,在水面上摇曳不定。
乡间传来几家人的哭声,仿佛在诉说战乱,
渔夫和樵夫的歌声在几处响起,
卧龙(诸葛亮)和跃马(曹操)终究都化作了黄土,
人世间的音信仍然是那么孤寂。

注释:

字词注释:

  • 阴阳:指自然界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
  • 短景:白天变短,指光阴流逝。
  • 霁寒宵:霁,指天气转晴;寒宵,寒冷的夜晚。
  • 鼓角:古代军事中用的乐器,象征战争。
  • 夷歌:夷,指外族;歌,指渔樵的生活。
  • 卧龙跃马: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曹操,象征英雄人物。

典故解析:

  • 卧龙:诸葛亮,蜀汉丞相,智勇双全。
  • 跃马:曹操,魏国的开国皇帝,军事家。
  • 这两位历史人物象征着英雄的理想和历史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其诗作以现实主义著称,关注社会底层的疾苦,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阁夜》创作于杜甫晚年,时值安史之乱,国家动荡,人民苦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追忆与感慨。

诗歌鉴赏:

《阁夜》是一首充满悲壮气息的七言律诗,展现了杜甫对时代动荡的深刻思考和历史沧桑的感慨。诗歌开头两句以“岁暮阴阳催短景”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寂寥的冬夜,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则通过音响和视觉的结合,描绘出一种战争即将来临的紧迫感。鼓声和号角声不仅是战斗的号召,也是对生命脆弱的呼唤,表现出杜甫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

接下来的“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悲惨景象,乡村的哭声和渔樵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凸显出人们在冲突中的无奈与挣扎。

最后两句“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则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无论是伟大的英雄,还是普通的人们,最终都难逃死亡的宿命,留下的只是孤寂的回忆。这种对英雄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相结合,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历史的深度,更具人性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岁暮阴阳催短景:描绘年末时节,白昼变短,时间流逝。
  • 天涯霜雪霁寒宵:寒冷的夜晚,四方霜雪,显得尤为凄清。
  • 五更鼓角声悲壮:清晨时分,鼓声和号角声传来,充满悲壮感。
  • 三峡星河影动摇:三峡的星空倒映在水面,显得摇曳不定。
  • 野哭几家闻战伐:乡村中传来几家人的哭声,表明战乱的影响。
  • 夷歌数处起渔樵:在不同地方,渔夫和樵夫的歌声此起彼伏。
  • 卧龙跃马终黄土:历史英雄最终化为尘土,感慨英雄的无奈。
  • 人事依依漫寂寥:人世间的音信,显得格外孤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岁暮阴阳”和“霜雪霁寒宵”,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卧龙跃马”用历史人物作比,表达对英雄的追忆。
  • 拟人:“星河影动摇”,将自然景象赋予生命,增加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夜的景象、战乱的悲哀以及对英雄的追忆,展现了杜甫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岁暮: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霜雪:象征寒冷、孤寂,映衬诗歌的悲凉。
  • 鼓角:象征战争和动乱,传达紧迫感。
  • 星河:代表自然的美好与无常,形成对比。
  • 卧龙、跃马:象征历史英雄,反映出人事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阁夜》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卧龙”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诸葛亮
    • C. 李白
  3. 诗中“天涯霜雪霁寒宵”描绘的是哪种季节的景象?

    • A. 春
    • B. 夏
    • C. 冬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寺》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白的作品比较:

  • 杜甫的《阁夜》更注重现实的苦难与人事的无常,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放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全诗注释》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译文

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注释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jì)寒宵。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霁: 雪停。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五更鼓角: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qiáo)。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战伐:崔旰(gàn)之乱。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版本一)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这里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这句是贤人和愚人终成黄土之意。人事:指交游。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漫:徒然、白白的。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东湖 其五 东湖 其四 东湖 其三 东湖 其二 东湖 其一 去夏孙从之示玉蕊佳篇时过未敢赓和今年此花 教授两为玉蕊花赋长韵富赡清新老病无以奉酬 大涤洞天留题 次韵廷秀待制玉蕊 留别转庵和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字旁的字 包含楷的词语有哪些 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隶字旁的字 风鬟雾鬓 瞬息万变 氛滓 诚实 客轮 龙字旁的字 唂喇 贝字旁的字 谊切苔岑 矛字旁的字 见制于人 包含支的词语有哪些 没大没小 临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