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阁夜

《阁夜》

时间: 2025-04-23 19:32:40

阁夜

诗句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版本一)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版本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2:40

原文展示: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依依漫寂寥。

白话文翻译:

岁末时节,阴阳交替,催促着白天变短,
天涯四方,霜雪飘落,夜晚寒气袭人。
清晨五更,鼓声和号角声悲壮响起,
三峡的星河,在水面上摇曳不定。
乡间传来几家人的哭声,仿佛在诉说战乱,
渔夫和樵夫的歌声在几处响起,
卧龙(诸葛亮)和跃马(曹操)终究都化作了黄土,
人世间的音信仍然是那么孤寂。

注释:

字词注释:

  • 阴阳:指自然界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
  • 短景:白天变短,指光阴流逝。
  • 霁寒宵:霁,指天气转晴;寒宵,寒冷的夜晚。
  • 鼓角:古代军事中用的乐器,象征战争。
  • 夷歌:夷,指外族;歌,指渔樵的生活。
  • 卧龙跃马: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曹操,象征英雄人物。

典故解析:

  • 卧龙:诸葛亮,蜀汉丞相,智勇双全。
  • 跃马:曹操,魏国的开国皇帝,军事家。
  • 这两位历史人物象征着英雄的理想和历史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其诗作以现实主义著称,关注社会底层的疾苦,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阁夜》创作于杜甫晚年,时值安史之乱,国家动荡,人民苦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追忆与感慨。

诗歌鉴赏:

《阁夜》是一首充满悲壮气息的七言律诗,展现了杜甫对时代动荡的深刻思考和历史沧桑的感慨。诗歌开头两句以“岁暮阴阳催短景”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寂寥的冬夜,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则通过音响和视觉的结合,描绘出一种战争即将来临的紧迫感。鼓声和号角声不仅是战斗的号召,也是对生命脆弱的呼唤,表现出杜甫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

接下来的“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悲惨景象,乡村的哭声和渔樵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凸显出人们在冲突中的无奈与挣扎。

最后两句“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则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无论是伟大的英雄,还是普通的人们,最终都难逃死亡的宿命,留下的只是孤寂的回忆。这种对英雄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相结合,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历史的深度,更具人性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岁暮阴阳催短景:描绘年末时节,白昼变短,时间流逝。
  • 天涯霜雪霁寒宵:寒冷的夜晚,四方霜雪,显得尤为凄清。
  • 五更鼓角声悲壮:清晨时分,鼓声和号角声传来,充满悲壮感。
  • 三峡星河影动摇:三峡的星空倒映在水面,显得摇曳不定。
  • 野哭几家闻战伐:乡村中传来几家人的哭声,表明战乱的影响。
  • 夷歌数处起渔樵:在不同地方,渔夫和樵夫的歌声此起彼伏。
  • 卧龙跃马终黄土:历史英雄最终化为尘土,感慨英雄的无奈。
  • 人事依依漫寂寥:人世间的音信,显得格外孤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岁暮阴阳”和“霜雪霁寒宵”,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卧龙跃马”用历史人物作比,表达对英雄的追忆。
  • 拟人:“星河影动摇”,将自然景象赋予生命,增加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夜的景象、战乱的悲哀以及对英雄的追忆,展现了杜甫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岁暮: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霜雪:象征寒冷、孤寂,映衬诗歌的悲凉。
  • 鼓角:象征战争和动乱,传达紧迫感。
  • 星河:代表自然的美好与无常,形成对比。
  • 卧龙、跃马:象征历史英雄,反映出人事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阁夜》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卧龙”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诸葛亮
    • C. 李白
  3. 诗中“天涯霜雪霁寒宵”描绘的是哪种季节的景象?

    • A. 春
    • B. 夏
    • C. 冬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寺》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白的作品比较:

  • 杜甫的《阁夜》更注重现实的苦难与人事的无常,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放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全诗注释》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译文

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注释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jì)寒宵。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霁: 雪停。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五更鼓角: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qiáo)。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战伐:崔旰(gàn)之乱。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版本一)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这里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这句是贤人和愚人终成黄土之意。人事:指交游。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漫:徒然、白白的。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书事十首 挽参与蔡公三首 以王家酒寄陈北山得二绝句诮酒味不如旧日之 挽唐伯玉常卿二首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杂题 其四 赠郭相士俊夫 又闻边报四首 怕爱 古宫词十首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鼓金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重气狥名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牛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醋劲 返观内视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魂飞胆破 素位而行 文字旁的字 包含蛉的词语有哪些 乱俗伤风 军心 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及的成语 降尊临卑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