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1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19: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作者: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我深知宋玉的悲伤,
他的风流儒雅也成为我的老师。
我怅然望向千秋,忍不住洒下眼泪,
感叹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萧条。
昔日的江山故宅如今已空无文采,
那云雨荒台又岂是梦中的思绪?
最让人心痛的是楚宫已完全泯灭,
如今的舟人指着那地方,令人难以相信。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表现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代,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沉痛思考和对过往辉煌的追忆。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古迹的咏怀,展现了杜甫对往昔辉煌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以“摇落深知宋玉悲”引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情感的共鸣,暗示了自己面临的悲伤境遇。接着,诗人以“怅望千秋”感叹时光流逝,千秋之后的泪水折射出他对历史变迁的惋惜之情。
“江山故宅空文藻”直指昔日的繁华已成为空谈,历史的沧桑让人不禁感慨。诗中“云雨荒台岂梦思”的疑问,既体现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又流露出对现实的失落感。最后两句“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更是将意境推向高潮,楚宫的消逝象征着文化与历史的灭亡,而舟人的指点则让人深思:历史如此无情,曾经的辉煌如今却已无处寻觅。
整首诗在哀伤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哲理,反映了杜甫对社会的关心与对历史的反思,传达出深邃而悠远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历史古迹的感慨为主线,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杜甫对社会历史的关怀与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的情感,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楚宫”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中通过“云雨荒台”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 怅望千秋往事洒下同情泪水,身世同样凄凉可惜生不同时。 江山依旧故宅犹在空留文藻,云雨荒台难道真是荒唐梦思。 最可叹楚王宫殿早荡然无存,驾船人还指点遗迹让人生疑。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rú)雅亦吾师。摇落:凋残,零落。风流儒雅:指宋玉文采华丽潇洒,学养深厚渊博。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萧条”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 江山故宅空文藻(zǎo),云雨荒台岂梦思。故宅:江陵和归州 (秭归) 均有宋玉宅,此指秭归之宅。空文藻:斯人已去,只有诗赋留传下来。云雨荒台:阳台:山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楚宫:楚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