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3:08
卧病,李员外题扉而去
作者:钱起 〔唐代〕
僻陋病者居,蒿莱行径失。
谁知簪绂贵,能问幽忧疾。
珂声未驻门,兰气先入室。
沉疴不冠带,安得候蓬荜。
清扬去莫寻,离念顷来侵。
雀栖高窗静,日出修桐阴。
枕上忆君子,悄悄唯苦心。
我住在偏僻的地方,生病的我与世隔绝。
谁会知道我身为贵族,却只能忍受病痛的孤独?
门外的琴声尚未停留,室内已经弥漫了兰花的香气。
因病无法佩戴冠带,何以能等候那蓬荜之客?
清风远去再也无法寻找,离别的忧虑渐渐侵袭心头。
小鸟栖息在高窗静谧的地方,阳光透过桐树的树影洒入室内。
卧在枕上思念你,心中充满无尽的苦楚。
作者介绍:
钱起(约 730 年-约 799 年),字仲明,号少游,唐代诗人,出身于士族,曾任职于朝廷。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卧病,李员外题扉而去》作于钱起生病期间,表现了诗人在病榻上的孤独与对于友人的思念。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病痛的感受以及对友人关怀的渴望,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人情冷暖。
此诗以病中之苦为背景,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愁。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隐居于偏僻之地,因病而与世隔绝,反映出一种无奈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几句,通过“谁知簪绂贵”的反问,表达了身份与病痛的矛盾,揭示了即使是身为贵族,却也难免遭受病痛的折磨。诗中提到的“珂声未驻门,兰气先入室”,突出了一种宁静而又悲伤的气氛,琴声未至,兰香已满屋,显示出诗人在病榻上的思绪与感受。
“沉疴不冠带,安得候蓬荜”一语道出了病痛让人无法再以往的身份自处,强调了病痛对生活状态的影响。后半部分的“清扬去莫寻,离念顷来侵”,则表现出思念朋友的愁苦,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思绪不禁飘向远方的友人。最后两句“雀栖高窗静,日出修桐阴”描绘了清晨的宁静,外界的美好与自己内心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结尾的“枕上忆君子,悄悄唯苦心”更是将思念与苦闷的情感推向高潮,体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内心的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病痛、孤独和友人思念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反映了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人在哪种环境中生活?
A. 富丽堂皇
B. 僻陋病者居
C. 繁华热闹
D. 闹市区
诗中提到的“珂声”指的是什么?
A. 书声
B. 琴声
C. 鸟鸣
D. 风声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在哪一句?
A. 雀栖高窗静
B. 日出修桐阴
C. 枕上忆君子
D. 沉疴不冠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