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4:2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4:25:29
紫参歌
作者:钱起 〔唐代〕
远公林下满青苔,
春药偏宜间石开。
往往幽人寻水见,
时时仙蝶隔云来。
阴阳雕刻花如鸟,
对凤连鸡一何小。
春风宛转虎溪傍,
紫翼红翘翻霁光。
贝叶经前无住色,
莲花会里暂留香。
蓬山才子怜幽性,
白云阳春动新咏。
应知仙卉老云霞,
莫赏夭桃满蹊径。
在远公的林下,满是青苔,
春天的药草正适宜在石缝中生长。
往往有幽人寻水而见,
时常有仙蝶在云间飞来。
阴阳之间雕刻的花朵宛如鸟儿,
与凤相对、与鸡相连是多么渺小。
春风轻柔地吹拂在虎溪旁,
紫翼红翘的蝴蝶在阳光下翻飞。
贝叶前的色彩无常,
莲花会中的香气暂时留存。
蓬山的才子怜惜那幽静的性情,
白云和阳春激发出新的吟唱。
应当知道仙花在云霞中已成了老者,
不要只顾赏析那盛开的夭桃满小径。
作者介绍: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30年,卒于公元799年。他以写景抒情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其诗作常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创作背景:本诗写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诗人个人隐逸思想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幽静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紫参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幽静而富有生机的自然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全诗通过描写生机盎然的春天和美丽的仙蝶,带给读者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诗中“阴阳雕刻花如鸟”和“春风宛转虎溪傍”这样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统一,仿佛将自然的美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
诗中“应知仙卉老云霞,莫赏夭桃满蹊径”一联,暗示了诗人对短暂美好的反思,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却也不应过于沉迷于短暂的享受。这种对美好与短暂的深刻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哲理的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短暂美好的思考,强调珍惜当下,追求更深层次的生命体验。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的美,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阴阳雕刻花如鸟”意指:
A. 花如鸟般美丽
B. 花与鸟的对比
C. 自然界的生物差异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夭桃”象征:
A. 长久的美好
B. 短暂的美好
C. 自然的和谐
D. 隐士的生活
诗人的创作背景主要是:
A.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B. 对城市生活的反思
C. 对战争的感慨
D. 对爱情的追求
答案:1-D,2-B,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