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1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8:33
原文展示: 扰扰人心随渺茫,更於底处问穹苍。今朝开霁君知否,春到无边花草行。
白话文翻译: 纷扰的人心随着渺茫的远方飘荡,更在何处向苍天发问。今天天气晴朗,你是否知道,春天已经到来,无边的花草正在生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骑马途中,灵感突发,借用韩愈的诗句“扰扰人心随渺茫”而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纷扰世事的超然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春天的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纷扰人心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首句“扰扰人心随渺茫”借用韩愈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纷扰的淡然态度,认为人心应随自然而行,不必过于执着。次句“更於底处问穹苍”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天命的思考,认为人应顺应天意,不必过多追问。后两句“今朝开霁君知否,春到无边花草行”则转向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悦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的理学思想和文学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纷扰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通过借用韩愈的诗句和描绘春天的美景,作者传达了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的理学思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朱熹 B. 张栻 C. 吕祖谦 D. 韩愈
首句“扰扰人心随渺茫”借用了谁的诗句? A. 朱熹 B. 张栻 C. 吕祖谦 D. 韩愈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A. 纷扰世事 B. 自然美景 C. 天命 D. 名利
答案:1. B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