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六月二十六日秀青亭初成与客同集

《六月二十六日秀青亭初成与客同集》

时间: 2025-05-02 09:36:58

诗句

亭成胜日好风光,佳客携将共一觞。

苍壁插空千古色,高松荫堤三伏凉。

肉鱼缕脍寒水玉,剥莲煮鼎甘露浆。

便觉故园浑在眼,只应漓水似潇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6:58

原文展示:

六月二十六日秀青亭初成与客同集 张栻 〔宋代〕

亭成胜日好风光,佳客携将共一觞。 苍壁插空千古色,高松荫堤三伏凉。 肉鱼缕脍寒水玉,剥莲煮鼎甘露浆。 便觉故园浑在眼,只应漓水似潇湘。

白话文翻译:

在秀青亭建成的美好日子里,风光宜人,我与佳客们一同举杯共饮。 苍翠的崖壁直插云霄,显露出千古不变的色彩,高大的松树在堤岸上投下清凉的阴影,即使在三伏天也感到凉爽。 鱼肉切成细丝,如同寒水中的玉石般晶莹,剥开莲子放入鼎中煮,甘露般的浆汁溢出。 顿时感觉故乡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只是漓江的水面似乎与潇湘的水面相似。

注释:

  • 胜日:美好的日子。
  • 觞:酒杯。
  • 苍壁:苍翠的崖壁。
  • 千古色:形容崖壁的色彩历经千年不变。
  • 高松:高大的松树。
  • 三伏:指夏季最热的时期。
  • 缕脍:切成细丝的鱼肉。
  • 寒水玉:形容鱼肉的晶莹剔透。
  • 剥莲:剥开莲子。
  • 甘露浆:形容莲子煮出的浆汁甘甜如甘露。
  • 故园:故乡。
  • 漓水:漓江的水。
  •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秀青亭初成之日与友人聚会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秀青亭的建成和与友人的聚会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首联直接点明主题,亭成之日风光美好,与佳客共饮,气氛热烈。颔联和颈联通过对苍壁、高松、鱼肉、莲子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和食物的精致,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细节的观察。尾联则通过对比漓水和潇湘,巧妙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亭成胜日好风光,佳客携将共一觞。
    • 亭子建成的这一天风光美好,与佳客们一同举杯共饮。
  2. 苍壁插空千古色,高松荫堤三伏凉。
    • 苍翠的崖壁直插云霄,显露出千古不变的色彩,高大的松树在堤岸上投下清凉的阴影。
  3. 肉鱼缕脍寒水玉,剥莲煮鼎甘露浆。
    • 鱼肉切成细丝,如同寒水中的玉石般晶莹,剥开莲子放入鼎中煮,甘露般的浆汁溢出。
  4. 便觉故园浑在眼,只应漓水似潇湘。
    • 顿时感觉故乡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只是漓江的水面似乎与潇湘的水面相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肉鱼缕脍寒水玉”中,将鱼肉比作寒水中的玉石,形象生动。
  • 对仗:如“苍壁插空千古色,高松荫堤三伏凉”中,苍壁与高松,插空与荫堤,千古色与三伏凉,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庆祝亭子的建成和与友人的聚会,同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食物的精致,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细节的观察,而尾联的对比则巧妙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 苍壁:象征着永恒和不变,与“千古色”相呼应,增强了自然景色的壮美感。
  • 高松:象征着坚韧和清凉,与“三伏凉”相呼应,体现了自然给予人的舒适感受。
  • 肉鱼缕脍:象征着精致和美味,与“寒水玉”相呼应,展现了食物的精致和美感。
  • 剥莲煮鼎:象征着甘甜和滋养,与“甘露浆”相呼应,体现了食物的甘甜和滋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苍壁插空千古色”形容的是什么? A. 高松 B. 崖壁 C. 鱼肉 D. 莲子

  2. 诗中的“便觉故园浑在眼”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思念 D. 惊讶

  3. 诗中的“肉鱼缕脍寒水玉”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春日》: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栻的《六月二十六日秀青亭初成与客同集》与朱熹的《春日》: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但张栻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阳翟新 其四 阳翟新 其三 阳翟新 其二 阳翟新 病痁新起 鸳鸯离 凉夜曲 陶冠子折齿行 题李西山古木图 题段将军征羌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箟簬 包含肚的词语有哪些 生旦净丑 且食蛤蜊 包含村的词语有哪些 肝肠寸断 姻对 皮字旁的字 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猪兜炮 鬥字旁的字 今朝有酒今朝醉 不可究诘 草草不恭 因祸为福 犬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