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3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7:37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楚水和巴山的江雨多得很,巴人能够唱起故乡的歌。今天北方的客人思念着要回家,回去时披上绿罗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楚水巴山”是地名,常常用以代表江南地区的秀美与多雨。巴人能唱本乡歌则表达了对故乡文化的珍视与热爱,这种乡愁情感是古诗中常见的主题。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以其诗风清新、语言通俗、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与人情。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身处异乡之际,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愈发浓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与归属感。
《竹枝》是一首极具情感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人情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乡愁和对故乡的思念。在“楚水巴山江雨多”一句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江南地区多雨的气候,暗示着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接下来的“巴人能唱本乡歌”则通过巴人的歌声,传达出一种对故乡文化的眷恋和对乡音的依恋,突显出诗人对于故乡文化的认同感。
“今朝北客思归去”一句,将诗人的身份揭示出来,作为北方的客人,心中充满了归乡的渴望与忧伤。最后“回入纥那披绿罗”则展现了对故乡生活的向往,纥那与绿罗的搭配,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衣物,更象征着故乡的温暖和亲切。
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情感深厚,透过简单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复杂的人生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对乡土文化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乡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乡土文化的珍视。同时,诗中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情的结合,展现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归属感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北客”是指什么?
A) 南方人
B) 北方人
C) 外国人
诗中“巴人能唱本乡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故乡的热爱
C) 对朋友的怀念
“纥那披绿罗”中,纥那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衣物
C) 一种乐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