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3:19
越中蔼蔼繁华地,秦望峰前禹穴西。
湖草初生边雁去,山花半谢杜鹃啼。
青油昼卷临高阁,红旆晴翻绕古堤。
明日汉庭征旧德,老人争出若耶溪。
在繁华的越地,秦望峰的前面是禹穴的西边。
湖边的草初生,边上大雁已飞去;
山上的花半谢,杜鹃在啼叫。
青油的阳光在高阁上卷起,红色的旆帜在晴天中翻飞,绕过古老的堤岸。
明天汉朝将征召旧德之士,老人在若耶溪旁纷纷出门。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皋,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此诗写于春晚,表现出诗人对越州美景的赞美及对时局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汉庭旧德,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及对当下政治的思考。
《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是刘禹锡的一首描绘春景的诗,情感细腻而含蓄。诗中前四句描绘了越中春天的生机,湖草初生,山花半谢,给人以一种温暖而又略带惆怅的感觉。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自身,表现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尤其是对汉庭旧德的提及,显示出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变迁的关切。最后一句“老人争出若耶溪”,则展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同时也隐喻着对传统思想的回归和对当下社会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细腻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政治的深沉思考,展现出刘禹锡兼具人文关怀的诗歌风格。
整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回望、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杜鹃”象征什么?
A. 繁华
B. 春天的短暂
C. 历史的回忆
答案:B
“青油昼卷”中的“青油”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阳光的光影
C. 水面的反射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汉庭”是指?
A. 汉朝的宫廷
B. 一个地方
C. 一种文化
答案:A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刘禹锡的诗更关注于春天的繁华与人文情怀,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隐逸生活。两者在意象表现上各有千秋,展示了唐诗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