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0:29
寄上吴王三首
作者:李白
淮王爱八公,携手绿云中。
小子忝枝叶,亦攀丹桂丛。
谬以词赋重,而将枚马同。
何日背淮水,东之观土风。
坐啸庐江静,闲闻进玉觞。
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
英明庐江守,声誉广平籍。
洒扫黄金台,招邀青云客。
客曾与天通,出入清禁中。
襄王怜宋玉,愿入兰台宫。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淮王的敬仰之情。淮王非常喜欢八公(指八公山的隐士),我与他在绿云的环绕中手牵手。虽然我只是枝叶般的小角色,但也想向丹桂的丛林攀登。我本以为我的文才可以被重视,却没有想到也与王公同样被看待。我希望有一天能离开淮水,去东边的土地上看看那里的风土人情。坐在庐江的宁静处,悠闲地听着人们送上美酒。离开时我一无所有,现在东墙上挂着我的胡床。庐江的守卫英明,声誉在广平一带广为流传。他们清扫黄金台,招待青云之上的客人。客人曾与天子关系密切,出入禁中宫阙。襄王怜惜宋玉,愿意进入兰台的宫殿。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卓越的诗才而闻名。李白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壮丽的山河气象,也有细腻的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诗作的创作背景与李白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密切相关。李白大约在盛唐时期生活,他身处的社会背景充满了政治动荡和个人理想的追求。本诗表达了对淮王的敬仰,以及对仕途的渴望和无奈,体现了他对名利的思考。
这首诗展现了李白独特的个性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淮王的赞美,表现了李白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在描绘自然景观时,作者运用了“绿云”、“丹桂”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高洁的氛围。李白用“携手”来表现与王公的亲近,反映了他对友谊的重视。
此外,诗中提到的“玉觞”和“黄金台”象征着高雅的生活和理想的社交圈,李白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诗中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尤其是在“去时无一物”等句中,表明他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和迷茫。整首诗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展现了李白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李白对淮王的赞美,反映了他对高洁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现了在现实中遭遇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测试: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淮王”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丹桂”主要象征什么?
“何日背淮水,东之观土风”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