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17
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
蛾眉不可妒,况乃效其颦。
所以尹婕妤,羞见邢夫人。
低头不出气,塞默少精神。
寄语无盐子,如君何足珍。
自古以来就有美丽的女子,像西施那样的美人。
蛾眉(指美人)是不可妒忌的,何况是模仿她的皱眉。
所以尹婕妤(指汉代的美人),羞于与邢夫人(指另一位美人)见面。
她低头不敢出声,闷闷不乐少了神采。
我寄语那位无盐子(指缺乏魅力的人),如你何足珍贵。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由的追求。
《效古二首》是李白为了表达对古典美的追慕及对世俗美的反思而创作的。此诗借古讽今,表达了对于美与才华的看法,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美人标准的关注。
李白在《效古二首 其二》中,通过描绘古代美人的形象,反映出他对美丽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独到见解。诗的开头提到“自古有秀色”,以古代美人西施为例,表达了美丽在历史上长久以来的存在。接着,通过“蛾眉不可妒”的表述,李白传达了对美的尊重与欣赏,认为嫉妒无益,反而应该学习与欣赏他人的美。
“所以尹婕妤,羞见邢夫人”这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美人之间的竞争与压力,尹婕妤因自愧不如而感到羞愧,低头不出声,展现了她的无奈与失落。这种情感的流露,令读者感受到美丽背后常常隐藏的心理负担。
最后两句“寄语无盐子,如君何足珍”则是李白对那些缺乏魅力与才华之人的无情批判,表达了对真实与内涵的追求,认为外表的美丽并不是唯一值得珍视的东西。这种对比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时代的批判,反映了李白关注人性与真实情感的诗人特质。
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美的反思,认为真正的美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涵与个性,批判了对外表美的盲目追求。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美的多样性,也揭示了人际关系中复杂的情感与竞争。
西施在诗中象征什么?
“无盐子”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尹婕妤是哪个朝代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