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1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0:46
江上中秋月,天边白发翁。
一轮还自满,千里共谁同。
扰扰干戈后,栖栖羁旅中。
持杯那复问,一釂百分空。
在江边赏中秋明月,天边有位白发的老翁。
那轮明月依旧圆满,千里之遥又有谁能与我同享?
经历了纷扰的战争后,我如今身处异乡,漂泊无依。
举杯独自饮酒,又何必再问,心中所想依然是空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赏月、团圆是其主要主题。诗中提到的“白发翁”可能象征着经历沧桑的人,代表着对过往的怀念和感慨。
作者介绍: 赵鼎(1080-1159),字子美,号勤斋,宋代著名诗人,曾任宰相,因其政治生涯与诗歌成就而著称。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中秋之际,赵鼎在经历了政治风波与战争后,心中感慨万千。中秋时节,思乡情浓,诗人通过月亮引发对人生、家国的思考,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过往的追忆。
这首《中秋呈元长 其一》通过描绘中秋明月的意象,传达了诗人深沉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即用“江上中秋月”引入,月亮的圆满与诗人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在这轮明月之下,诗人独自一人,面对天边的白发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扰扰干戈后,栖栖羁旅中”一句,表现出诗人经历了战乱的动荡,漂泊在外的无奈,内心的孤独愈加显得沉重。最后两句“持杯那复问,一釂百分空”则以举杯自饮的方式来强调孤独感,虽然有酒相伴,心中却是空寂无物,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以月亮为主线,融入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迷茫,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与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中秋节团圆的渴望与现实中的孤独感。通过对明月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扰扰干戈”指的是什么?
A. 和平的生活
B. 纷扰的战争
C. 快乐的团聚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
A. 白发翁
B. 中秋月
C. 千里
诗中“持杯那复问”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无奈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