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9:18
谁作清光伴,潇然属两翁。
他乡多病后,竟夕一樽同。
孤杵征衣泪,寒沙战角风。
何由遂心赏,幽思渺秋空。
谁来陪伴这清澈的月光?我和另一位老翁一起徘徊。
在他乡经历了许多病痛,直到夜晚,我们一同举杯畅饮。
孤独的杵声和征衣上的泪水伴随着寒沙与角声的风。
我怎能在这幽静的秋空中尽情欣赏呢?
赵鼎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的时期。他的诗歌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清新而沉郁,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中秋呈元长》系列诗作反映了诗人在中秋节期间的思乡情绪与孤独感。此诗写于他身处他乡,身心俱疲之时,体现了对故乡和昔日友人的深情怀念。
这首诗以中秋佳节为背景,通过对月光和饮酒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深邃的氛围。诗的开头提到“谁作清光伴”,引发读者对陪伴的渴望,暗示着诗人在他乡的孤独。接着提到“他乡多病后”,传达出诗人经历的磨难与挣扎,而“竟夕一樽同”则突显了与友人共饮的惬意与无奈。诗的后半部分,孤独的杵声与泪水交织,形成一种悲凉的意境,凸显出诗人内心的苦楚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月光、酒杯、泪水等意象,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怀念。诗人在这幽静的秋夜中,无法尽情赏月,内心的幽思和孤寂愈发显得深沉。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夜的描绘,以及对孤独和思乡的深切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怀念,表现了在外漂泊者的苦楚与无奈,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中提到的“清光”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光
C. 星光
D. 烛光
“孤杵征衣泪”中的“孤杵”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孤独
C. 思乡
D. 战斗
诗人对他乡的感受是怎样的?
A. 快乐
B. 无奈与孤独
C. 忘却
D. 期待
《静夜思》(李白):
《月夜忆舍弟》(杜甫):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表达思乡情感时的不同侧重点与情感深度,展示了中国古诗词的丰富性与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