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9:48
九日置酒坐上呈元长
赵鼎 〔宋代〕
未厌山林僻,那知节序迁。
高闲爱重九,安健又今年。
物外无缰锁,樽中有圣贤。
黄花自衰晚,勿复笑华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幽静环境的喜爱,以及在重阳节时的聚会心情。诗中提到自己不厌倦这山林的僻静,怎会知道时节的变迁。诗人对这重阳节的闲适生活感到珍惜,觉得今年的健康安宁尤为可贵。诗人认为在物质生活之外,没有任何束缚,在酒杯中则有智慧的圣贤相伴。虽然黄花已然凋零,但不必再嘲笑那些年少轻狂的日子。
作者介绍:赵鼎,字仲华,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以豪放和清丽见称。他的诗歌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反映了诗人在这个特定节日的闲适心情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元长的敬重与情谊。
赵鼎的《九日置酒坐上呈元长》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前两句“未厌山林僻,那知节序迁”表现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喜爱,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深切眷恋,同时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接下来的“高闲爱重九,安健又今年”则揭示了诗人对重阳节的喜爱与重视,重阳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诗人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他所追求的高闲生活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理想。
“物外无缰锁,樽中有圣贤”展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酒杯中有圣贤的陪伴,象征着智慧和思想的交流,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最后一句“黄花自衰晚,勿复笑华颠”则以菊花的衰败作结,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莫要嘲笑曾经的轻狂时光,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青春的怀念。
整首诗以优雅的笔触描绘了重阳节的美好与深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热爱与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高雅的生活追求与深厚的友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未厌山林僻”表明诗人对环境的态度是: A. 厌倦 B. 喜爱 C. 无所谓 答案:B
“物外无缰锁”强调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A. 物质财富 B. 精神自由 C. 社交圈 答案:B
黄花在诗中的象征意义是: A. 春天的来临 B. 青春的象征 C. 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