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4:34
原文展示:
无才居客右,孤坐一窗间。
梦到广寒殿,人来姑射山。
舞低明佩冷,妆罢落花斑。
便欲凌风去,天门隔九关。
白话文翻译:
我无才华,坐在客人的右边,孤独地坐在窗前。
梦中来到广寒宫,看到人们来到了姑射山。
舞姿低垂,明亮的佩饰显得冷清,妆容打扮完毕,落花似乎斑驳。
我想乘风而去,但天门却隔着九重关卡。
注释:
- 无才:无才华。
- 居客右:指身处于客人之侧,意指自己无所作为。
- 孤坐:独自坐着。
- 广寒殿:传说中的月宫,嫦娥居住的地方。
- 姑射山:神话中的仙山,传说中的神女居住之地。
- 明佩:指佩戴的饰物,通常为玉佩等。
- 妆罢:化妆完毕。
- 落花:指春天的花朵凋落,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
- 凌风去:指想要乘风而去,追寻自由。
- 天门:传说中的通往天界的门户。
- 九关:比喻重重关卡,形容阻隔之多。
典故解析:
- 广寒殿和姑射山均出自中国古代神话,广寒殿为嫦娥所居,象征着孤独和远离人世;姑射山则是神仙的居所,象征着理想与渴望。
- 明佩与落花的意象结合,代表着繁华的消逝和内心的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鼎,字彦初,号仲明,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因其忠诚于国家而被后人所称道。他的诗风清丽,情感真挚,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时事。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赵鼎所处的历史阶段充满了紧张与不安,诗中流露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个人理想的追寻。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孤独与对理想的向往。开头以“无才居客右”自谦,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自卑。随着诗意的发展,通过梦境描绘出一个充满神秘与美好的理想世界——广寒殿与姑射山,形成鲜明对比。低垂的舞姿和冷清的佩饰,传达出一种孤独的美感,仿佛在诉说着身处繁华却感到孤寂的内心感受。最后一句“天门隔九关”更是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表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却又被现实的重重阻碍所困。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既体现了个体的无奈,也反映了时代的悲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才居客右:表达诗人的自谦与孤立,身边没有志同道合之人。
- 孤坐一窗间: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暗示内心的孤寂。
- 梦到广寒殿:梦境的出现,象征着理想的追求。
- 人来姑射山:意指理想的实现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舞低明佩冷:描绘出一种凄清的景象,暗含美好的事物已然逝去。
- 妆罢落花斑:时间的流逝使得美丽不再,象征着青春的消逝。
- 便欲凌风去:表达诗人渴望自由的心情。
- 天门隔九关: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距离,最终未能实现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舞低明佩冷,妆罢落花斑”,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将理想比作高远的天门,表现出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 拟人:将“落花”拟人化,象征青春的易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个人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现实的无奈与孤独感,具有深刻的哲理性。诗人在梦中追寻理想,却在清醒中感受到重重阻隔,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现实的无情冲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广寒殿:象征理想的高远与孤独。
- 姑射山:体现对神秘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 明佩与落花:代表美好事物的凋零与无奈。
- 凌风:象征追求自由与理想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表达孤独的情感?
-
“天门隔九关”中的“九关”指代什么?
- A. 具体的地理位置
- B. 理想与现实的障碍
- C. 历史事件
- D. 个人情感
参考答案:
- B. 对仗
- B. 理想与现实的障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孤独与理想的思考。
- 杜甫《登高》:描绘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关联。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进行对比,前者表达了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而后者则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赞美,两者在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赵鼎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