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廿四气诗 雨水正月中

《咏廿四气诗 雨水正月中》

时间: 2025-05-07 21:50:57

诗句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50:57

原文展示:

咏廿四气诗 雨水正月中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祭鱼盈浦屿,归雁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雨水”节气时节的景象。春雨滋润了大地,田野上已经能够看到龙形的水波。河流边的祭鱼活动热闹非凡,归来的大雁飞回山峰。云的颜色时而轻盈,时而沉重,风景的明亮与淡雅交替出现。春天即将进入二月,花朵的影子交错重叠,生机盎然。

注释:

字词注释:

  • 雨水: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表示降雨开始,春天的气息更加明显。
  • 春容:春天的容貌,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 :这里比喻水波的形态,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祭鱼:指春季时节的祭祀活动,通常与渔业相关。
  • 盈浦屿:水边的岛屿,意指水面波光粼粼。
  • 归雁:指北方迁徙的雁鸟回归,象征春天的到来。
  • 云色:云彩的颜色,形容天气的变化。

典故解析:

  • 祭鱼:在古代,祭鱼是一种祈求丰收的活动,反映了农耕社会的传统习俗。
  • 归雁:雁鸟的迁徙是春季的标志,古人常用归雁来象征春天的来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子猷,号微之,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应关注社会现实,提倡平易近人的风格。

创作背景: “雨水”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象征着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元稹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及自然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耕与自然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雨水正月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自然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切期待和对生命复苏的赞美。开篇“雨水洗春容”一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春雨的滋润,给大地带来了生机。接着,诗人通过“平田已见龙”描绘出田野上波光粼粼的景象,暗示着农田的丰盈与希望。随后的“祭鱼盈浦屿”则引入了春季的传统习俗,展示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丰收的期盼。

诗中“归雁山峰”一语,恰到好处地引入了春天的生动气息,北归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寓意着生命的回归与希望。接下来的“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对比了清淡与浓重的云彩与风光,体现了春天的多变和丰富,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好意境。最后一句“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则是对春天的进一步期待,花朵在春风中摇曳,营造出浓厚的春日气氛。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水洗春容:春雨如洗,春天的容颜被雨水滋润,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2. 平田已见龙:平坦的田野上,水波荡漾,似乎呈现出龙的形态,象征着生机。
  3. 祭鱼盈浦屿:河岸边的祭鱼活动热闹,象征着人们对丰收的期待。
  4. 归雁山峰:归来的大雁飞回山峰,标志着春天的来临。
  5. 云色轻还重:云彩的颜色变化,寓意天气的多变。
  6. 风光淡又浓:风景的明暗变化,展现春天的丰富多彩。
  7. 向春入二月:春天即将进入二月,暗示着春天的继续发展。
  8. 花色影重重:花朵的影子交错重叠,表现春天的繁盛与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已见龙”比喻水波涌动,生动形象。
  • 对仗:如“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祭鱼”、“归雁”等意象的排比,表现春天的多个方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复苏的赞美和对未来丰收的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水: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希望。
  • :代表着生机与活力。
  • 祭鱼: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与丰收的崇敬。
  • 归雁: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回归。
  • 云色:体现天气的变化与春天的多样性。
  • 花色影:表现春天的繁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雨水”的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排第几?

    • A. 第一
    • B. 第二
    • C. 第三
    • D. 第四
  2. “归雁”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夏天
    • D. 冬天
  3. “祭鱼盈浦屿”中的“祭鱼”指的是什么活动?

    • A. 渔业活动
    • B. 农耕活动
    • C. 祭祀活动
    • D. 观鸟活动

答案:

  1. B. 第二
  2. B. 春天
  3. C. 祭祀活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1.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景象,但更侧重于战乱背景下的诗人情感。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生长表达离别之情,体现对生命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四休居士诗三首 秋思寄子由 同刘景文游郭氏西园因留宿 寄别陈氏妹 画马赞 老杜浣花溪图引 峨眉真人陈图南真赞 戏答史应之三首 次韵子瞻送穆父二绝 浣溪沙·一叶扁舟卷画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出新裁 单人旁的字 入国问俗 言有尽而意无穷 防患于未然 行旅 包含亮的成语 三框儿的字 贞颖 采字头的字 外慕徙业 数字视频光盘 目字旁的字 邪伪 門字旁的字 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纳履决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