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7:48
京师叛乱寄诸弟
作者: 韦应物
弱冠遭世难,二纪犹未平。
羁离官远郡,虎豹满西京。
上怀犬马恋,下有骨肉情。
归去在何时,流泪忽沾缨。
忧来上北楼,左右但军营。
函谷行人绝,淮南春草生。
鸟鸣野田间,思忆故园行。
何当四海晏,甘与齐民耕。
年轻时就遭遇了世道的艰难,二十多年过去了仍未能安定。身处远方的官职,心中却常常怀念着西京的繁华,那里兽类横行。心中既有对犬马的恋慕,又有对亲人的思念。何时才能回去呢,眼泪不禁湿透了衣襟。忧愁之时独自登上北楼,四周却只有军营的景象。函谷关外行人已绝,淮南的春草也已生长。鸟儿在野田间鸣叫,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何时才能让四海安宁,甘愿与百姓一起耕作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韦应物,唐代诗人,以诗歌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个人情感,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安史之乱时期,国家动荡,诗人身处战乱之中,心中充满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京师叛乱寄诸弟》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诗中通过个人的遭遇和情感,反映出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开篇“弱冠遭世难,二纪犹未平”,直接表达了诗人年轻时便遭遇困扰,经历了漫长的苦难岁月。接下来的“羁离官远郡,虎豹满西京”则展现了诗人身心的羁绊与对家乡西京动荡现状的无奈。诗中反复提到的“骨肉情”与“犬马恋”,既体现了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也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描绘北楼的忧愁、绝望的行人和春草的生长,传递出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最后以“何当四海晏,甘与齐民耕”收尾,表现了他对国家安宁和人民幸福的梦想。这种情感渗透在每一句诗中,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家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体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弱冠”指的是多大年龄?
“何当四海晏”中“晏”字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虎豹”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韦应物的《京师叛乱寄诸弟》更侧重于个体的情感体验,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的关注与忧虑。两者都体现了对动乱时代的感慨,但方式与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