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0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00:31
我本畏酒人,临觞未尝诉。
平生坐诗穷,得句忍不吐。
吐酒茹好诗,肝胃生滓污。
用此较得丧,天岂不足付。
吾侪非二物,岁月谁与度。
悄焉得长愁,为计已大误。
二欧非无诗,恨子不饮故。
强为酹一酌,将非作愁具。
成言如皎日,援笔当自赋。
他年五君咏,山王一时数。
我本是个畏惧饮酒的人,面对酒杯从未诉说过自己的感受。
一生中我只在诗词上苦思冥想,得到了句子却又忍不住不说出来。
若是喝酒便能写出好诗,那我的肝与胃岂不是要被污垢充满?
若用此来比喻得失,天怎么会不让我们去承担?
我们并非只是一堆物件,岁月又由谁来度量?
默默地让我长久愁苦,实在是错得太大了。
二欧(指欧阳修和苏洵)并非没有诗,恨的是你们不饮酒。
硬要为你们斟一杯酒,岂不是在为愁苦做准备?
说出来的话如皎洁的明月,提笔时应当自我赋诗。
将来五位君子吟唱,那山王的诗篇就会有数不尽的佳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以其诗、词、散文等各类文学作品而闻名,尤其以词作最具成就。他的作品往往体现出深厚的哲理思考和人文关怀。
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其对饮酒的复杂态度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执着。由于时局的变迁与个人遭遇,诗中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文学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酒的反思,展现了苏轼对人生、创作与情感的深刻理解。诗人以“畏酒”自谦,表达了对饮酒的谨慎态度。酒作为一种文化象征,既是欢乐的源泉,也是愁苦的根源。苏轼在诗中探讨了饮酒对创作的影响,认为饮酒或许可以激发灵感,但同时也会给身体带来负担,甚至影响到诗歌的质量。这种矛盾的心态贯穿整首诗,显示了诗人对自我的审视与反思。
此外,诗人以“岁月谁与度”感慨时间流逝,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忧愁。最后,他提到将来与友人吟咏的期待,展现出对未来的希望与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调平和,既有对现实的思考,也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我本畏酒人,临觞未尝诉。
开头两句自我介绍,表明自己是一个害怕酒的人,面对酒杯时内心的沉默。
平生坐诗穷,得句忍不吐。
一生中只在诗歌里苦苦挣扎,得到了句子却无法表达出来,表现出一种创作的无奈。
吐酒茹好诗,肝胃生滓污。
如果饮酒能写出好诗,那我的身体就会受污染,暗示酒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用此较得丧,天岂不足付。
用饮酒来比较得失,似乎不值得,天是否会因此让我们承担更多的责任?
吾侪非二物,岁月谁与度。
我们不是无物可比,岁月又有谁来计算呢?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悄焉得长愁,为计已大误。
默默地让愁苦延续,实在是一个重大的错误。
二欧非无诗,恨子不饮故。
指出欧阳修和苏洵也是有诗才的,遗憾的是他们不饮酒。
强为酹一酌,将非作愁具。
强行为他们斟酒,似乎是在为愁苦做准备。
成言如皎日,援笔当自赋。
说出来的话如明月般清晰,提笔时应当自己创作。
他年五君咏,山王一时数。
未来将与五位朋友吟咏,那些山王的诗篇将会流传。
整首诗通过对饮酒的反思,探讨了酒对创作的影响以及与岁月、友情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待。
选择题:诗人对饮酒的态度是?
A. 喜欢饮酒
B. 畏惧饮酒
C. 无所谓
D. 只在特定场合饮酒
填空题:诗中提到“二欧”是指__和__。
判断题:诗人认为饮酒有助于写作。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