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风水洞闻二禽

《风水洞闻二禽》

时间: 2025-05-04 03:22:24

诗句

林外一声青竹笋,坐间半醉白头翁。

春山最好不归去,惭愧春禽解劝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2:24

诗词名称: 风水洞闻二禽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林外一声青竹笋,坐间半醉白头翁。
春山最好不归去,惭愧春禽解劝侬。

白话文翻译:

在林外传来一声青竹笋的啼叫,坐在这里半醉的白头翁啊。
春天的山最美好,真不应该离去,惭愧的是春天的小鸟在劝我留下。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竹笋:青色的竹子新芽,象征着生机与春天的到来。
  • 白头翁:白发的老人,象征年老,但也有一种洒脱的态度。
  • 劝侬:劝你,侬是“你”的意思,带有亲切的称呼。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春山”可能指代诗人对春季自然美景的向往,反映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越之作,也有清新隽永之作。苏轼在仕途上屡遭波折,但其文学成就依然辉煌,尤以词作最为人称道。

创作背景:
《风水洞闻二禽》创作于苏轼晚年,时值其遭贬期间,生活环境艰苦,但他依然热爱自然,保持乐观态度。此诗正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感受与人生哲学的思考。

诗歌鉴赏:

《风水洞闻二禽》是一首描绘春天自然景色的小诗,诗人通过描写春山和鸟鸣,传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首句“林外一声青竹笋”,以生动的形象引入,显示出春天的生机;“坐间半醉白头翁”则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心境。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惭愧的情感,仿佛在内心深处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与不舍。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人生的哲理,堪称苏轼诗作中的佳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林外一声青竹笋:描绘了在林外传来的竹笋声,象征春天的到来。
  2. 坐间半醉白头翁:自我写照,表现他在自然中享受生活的状态。
  3. 春山最好不归去:表达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不愿离去。
  4. 惭愧春禽解劝侬:春天的小鸟在劝告他留住春光,内心感到惭愧。

修辞手法:

  • 比喻:把竹笋的声音与春天的生机联系在一起。
  • 拟人:春禽在劝说,赋予鸟儿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流逝的惋惜,传达了诗人希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竹笋:象征生命力与希望。
  • 白头翁:象征智慧与经历,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
  • 春山:象征美好的时光与自然的纯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头翁”指的是哪个年龄段的人?

    • A. 青年
    • B. 中年
    • C. 老年
    • D. 婴儿
  2. 诗歌中“春山最好不归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留恋春天
    • B. 想要归家
    • C. 对自然无感
    • D. 渴望旅行

答案:

  1. C. 老年
  2. A. 留恋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同样表现春天的美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春天的美丽与感悟,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 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轼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而张若虚则更注重景与情的结合。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题画三首 其二 题画三首 其一 题画 题画 倪云林画 题画 杨起东出观陈氏旧藏张长史春草帖韩干马图 其二 杨起东出观陈氏旧藏张长史春草帖韩干马图 其一 题画 其二 题画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廾字旁的字 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多见广识 温故知新 瓜葛相连 凵字底的字 儿侬 二八女郎 政治权利 口诵心维 祭扫 乛字旁的字 食不重味 風字旁的字 反旆 四点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