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时间: 2025-07-26 22:28:59

诗句

蝶懒莺慵春过半。

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

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鬅松眉黛浅。

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

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2:28:59

原文展示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苏轼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
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
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的是春天已经过了一半,蝴蝶懒散,黄莺也显得慵懒。狂风吹落了花瓣,小院中残留着满地的红花。午后我还沉醉在酒中,直到红日西沉,黄昏时分帘幕无人拉开。云鬓松散,眉黛淡薄,心中满是愁苦,只想找人倾诉却无处可去。我并不相信这种情感难以相系,杨花依旧能在东风中飞舞。

注释

  • 蝶懒:指蝴蝶懒散,不再飞舞,传达了一种春意阑珊的感觉。
  • 莺慵:黄莺懒惰,意在表现春天的气氛逐渐消散。
  • 狂风:形容风势猛烈,暗示着春天的无常。
  • 小院残红满:小院中落满了花瓣,象征着春天的凋零。
  • 云鬓鬅松:指发髻松散,形容女子的慵懒与失态。
  • 黄昏帘幕:黄昏时分,窗帘未卷起,表现出一种孤寂的情境。
  • 愁媒:愁苦的媒介,暗示着心中的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成就斐然,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苏轼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波折,身处困境时常以诗词抒发情怀。

创作背景

《蝶恋花》写于苏轼晚年,时值春季,他在感叹春光易逝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自己内心的愁苦与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以春天为背景,融入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开头的“蝶懒莺慵”点明了春天的气氛,展现了生机的消散。紧接着“花落狂风”则以强烈的对比,揭示了春天的无常与易逝。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日的宁静与内心的孤寂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午醉未醒红日晚”,这一句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暗示着醉酒后的迷惘与困惑。而“黄昏帘幕无人卷”则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氛围,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意境。整首词在情感上不断波动,既有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最后的“杨花犹有东风管”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微弱希望,尽管感情难以捉摸,但依然有生机存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蝶懒莺慵春过半:春天已经过去一半,蝴蝶懒散,黄莺慵懒,暗示春天的气息逐渐消退。
  • 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花瓣在狂风中落下,小院里满是残留的红花,映衬出春天的短暂与无常。
  • 午醉未醒红日晚:在红日西下之际,作者还沉醉于酒中,反映出一种迷茫的状态。
  • 黄昏帘幕无人卷:黄昏来临,窗帘无人拉起,表现出孤独与寂寞。
  • 云鬓鬅松眉黛浅:女子的发髻松散,妆容淡薄,象征着心情的懒散与愁苦。
  • 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心中满是愁苦,却找不到倾诉的人,表达了内心的孤独。
  • 未信此情难系绊:作者不相信这种情感难以维系,流露出一种无奈。
  • 杨花犹有东风管:尽管感情复杂,依然有生机存在,暗示希望与希望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意象与心情相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对蝴蝶、黄莺的描写赋予其情感,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无常。
  • 对仗:全词中采用了许多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虽然作者心中充满愁苦,但依然希望未来能有所转机,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蝴蝶: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黄莺:代表春的声音与生命力。
  • :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 黄昏:象征生命的晚期与孤独。
  • 杨花:象征希望与未来的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黄昏帘幕无人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快乐
    • C. 兴奋
    • D. 平静
  3. 诗中提到的“杨花”象征着什么?

    • A. 绝望
    • B. 希望
    • C. 离别
    • D. 回忆

答案

  1. C. 春天
  2. A. 忧伤
  3. B. 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表现出对春天的感慨与人生命运的思考。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以春天为背景,但表现出豪放与热烈的情感,形成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苏轼的抒情风格不同,李白更多展现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查询

临江仙(雨中观瀑泉于白鹤僧舍) 临江仙 怀友 临江仙二十首 其十九 偶感 临江仙 题山园遥青阁 临江仙 其三 寄怀雪兰、蕊渊、林风、畹兰诸秭妹 临江仙 其二 临江仙•次韵答孤桐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 寄简西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惸嫠 胆大如斗 操之过切 神致 千生万劫 鬼字旁的字 概论 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儿大不由爷 身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学割 心坚石穿 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炰烙 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