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2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5:19
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
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
丹青已自前世,竹石时窥一斑。
五字当还靖节,数行谁似高闲。
还没有遇到清闲的时光就已置酒,仿佛是从越地到燕地。
再一次歌唱相和,隔着墙壁便知是曹参的声音。
丹青的技艺已经是前世的事情,竹子和石头中时不时窥见一角。
五言诗的风格仍然应当保持高雅,谁的诗行能比得上这种闲适呢?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婉约,风格多样,深受后世喜爱。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谪期间,作者在逆境中通过饮酒作诗自娱自乐,表达了对自然和文人雅士的向往。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对饮酒作乐、交友唱和的向往,反映了他在困境中仍能保持的乐观态度。诗的开头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情境,尽管缺乏闲暇,但仍旧可以在饮酒中寻找乐趣。接着,提到曹参,通过声音的辨认,表达了对文人友谊的珍视。后面对丹青、竹石的提及,既是对艺术的追求,也是对生命哲学的思考,苏轼在艺术与自然之间寻找平衡,展现出他超然的心态。最后的五字与高闲,传达了对高雅诗风的追求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友谊、艺术和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逆境中寻求乐趣和保持高雅情操的坚定信念。
诗中提到的“曹参”是指:
A. 一位著名的诗人
B. 一位历史政治家
C. 一位画家
D. 一位酒商
诗中提到的“丹青”指的是:
A. 一种饮酒方式
B. 一种绘画艺术
C. 一种音乐形式
D. 一种诗歌风格
诗中提到的“五字”指的是:
A. 五言诗
B. 五种酒
C. 五种艺术
D. 五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