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1:04
夜饮华堂烛屡灰,
暗香浮处数枝梅。
坐中一笑对三粲,
客里此欢能几回。
醉后不知歌扇去,
归时还是晓钟催。
露浓月白溪桥路,
但记群山翠作堆。
在华丽的大厅里夜饮,烛光下的蜡烛屡次烧尽。幽香在空气中飘荡,几枝梅花在此时盛开。坐在这里,偶然的笑声让人心情愉悦,客人们的欢聚又能有几次呢?喝醉了之后,不知不觉歌扇已被取走,返回时却依然是清晨的钟声催促。露水浓郁,明月皎洁,溪桥的路上,只记得群山如翠堆般重重叠叠。
诗中提到的“群山翠作堆”,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美好景象,反映了作者内心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作者介绍:张元干,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生活情趣及自然景观,体现出其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一次夜宴之中,作者与友人共饮,感慨人际关系的珍贵及短暂,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饮场景,传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诗的开头通过“夜饮华堂烛屡灰”展现了热闹而又温馨的氛围,接着“暗香浮处数枝梅”将自然的幽香与欢聚的气氛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在此情此景中,抒发了对朋友间欢聚的珍视,但又隐含着对人生短暂的无奈。“坐中一笑对三粲”生动刻画了欢聚的欢乐,而“客里此欢能几回”则引发了对未来相聚机会匮乏的思考。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醉酒后的迷茫与清晨的回归。诗人醉后对歌扇的无知,象征了在欢聚中对现实的逃避,而“归时还是晓钟催”则提醒我们,时光流逝,盛宴终将结束。最后一联通过“露浓月白溪桥路”,以秀美的自然景色作为结尾,寄托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哲思:尽管人生短暂,回忆却如群山般永驻心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欢聚时光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华堂”指的是:
a) 花园
b) 大厅
c) 酒店
“醉后不知歌扇去”这句的意思是:
a) 醉后忘记了扇子
b) 醉后忘记了歌唱
c) 醉后无所谓扇子
“归时还是晓钟催”中的“晓钟”指的是:
a) 夜晚的钟声
b) 清晨的钟声
c) 中午的钟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