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9:40
寄南岳泰禅师
齐己 〔唐代〕
江头默想坐禅峰,
白石山前万丈空。
山下猎人应不到,
雪深花鹿在庵中。
在江边静静思索那座坐禅的高峰,
白石山前是万丈的空旷。
山下的猎人应该不会来到这里,
因为雪深,花鹿正安静地待在庵堂中。
“南岳”指的是南岳衡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许多禅师在此修行。“泰禅师”可能是指某位具体的禅师,展示了诗人与禅宗的渊源。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禅宗僧侣,生于710年,卒于780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和禅理相结合,表现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对南岳的缅怀之情,表达其对禅宗修行的向往与追求,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佛教的推崇和禅宗的流行。
《寄南岳泰禅师》是一首意境清幽的诗作,诗人在江边静坐,思考着高耸的坐禅峰,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修行的向往。首句“江头默想坐禅峰”开篇即设定了环境,描绘出清晨江边的安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的深邃。接下来的“白石山前万丈空”,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体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无垠,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空灵。山下的猎人难以抵达,反映了诗人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雪深花鹿在庵中”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庵堂内的宁静生活,象征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禅宗的深刻理解与追求,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禅意,充分展现了齐己作为禅宗诗人的独特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禅宗修行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心灵宁静的追求,体现了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齐己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提到的“花鹿”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