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2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28:09
落日
作者:齐己 〔唐代〕
晚照背高台,残钟残角催。
能销几度落,已是半生来。
吹叶阴风发,漫空暝色回。
因思古人事,更变尽尘埃。
夕阳照在高台之后,余音袅袅的钟声和号角声在催促着归途。
能否消散几度落日,已是我半生的经历。
轻风吹动着叶子,阴暗的天空渐渐变成夜色。
因此我思念古人的往事,世事变迁,尽数如尘埃般消逝。
“古人事”可以理解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唐代文人常常通过对历史的思考来反映自身的感受和时代变迁。齐己在此诗中,借助落日的意象,表达了对于过去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齐己,字惟明,号隐居,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9年,卒于公元837年。他以七言绝句闻名,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生活、哲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齐己生活的唐代是一个社会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他在诗中常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哲思,“落日”正是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落日》通过落日这一意象,展开了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晚照背高台”引入,夕阳的余晖洒在高台之上,给人一种宁静而略显孤独的氛围。接着,“残钟残角催”则在声音的层面上增强了时间流逝的迫切感,点出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不舍。
“能销几度落,已是半生来”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他在落日中看到的是自己人生的缩影,似乎每一次夕阳的落下,都是他生命中一个阶段的结束。诗人在此感慨,岁月如歌,时间的流逝是无法逆转的。
“吹叶阴风发,漫空暝色回”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思索的画面。最后一句“因思古人事,更变尽尘埃”则是对历史的反思,古人的故事在时间的长河中变得模糊和淡去,留下的只是尘埃。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情感深沉,哲理隽永,展现了齐己对人生、历史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历史的追忆。通过夕阳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令人感慨万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晚照背高台”表达了什么意象?
“残钟残角催”中的“催”字,主要表达了: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的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齐己的《落日》的全面分析,希望对你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