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9:25
原文展示:
和复州李太保酬笔 徐铉 〔唐代〕 处处良工事笔锋,宣毫自昔最称雄。 因思南国巾箱学,愿入兰台掌握中。 委质幸归彫玉匣,操词曾侍兔园公。 一篇丽藻真闲暇,共仰才多道不穷。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各地的工匠都致力于制作精良的笔锋,宣州的毛笔自古以来就最为著名。因为想起了南方国家的学问,希望能够进入兰台(古代藏书处)的掌握之中。幸好笔被安置在精美的玉匣中,书写时曾侍奉过兔园公(指文人雅士)。一篇华丽的文章确实是在闲暇时写成的,大家都仰慕其才华,认为其学识渊博无穷。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这首诗是他对李太保赠送的毛笔的回应,表达了对学问和文学创作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对李太保赠送的毛笔的感谢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学问和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毛笔的赞美,展现了徐铉对学问和文学创作的热爱。诗中“宣毫自昔最称雄”一句,既赞美了宣州毛笔的优良品质,也隐喻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自信和自豪。“愿入兰台掌握中”则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殿堂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体现了徐铉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学问和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通过赞美毛笔,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学创作的自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徐铉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宣毫”是指什么? A. 宣纸 B. 宣州毛笔 C. 宣城 D. 宣德炉 答案:B
“兰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宫廷 B. 藏书处 C. 园林 D. 官署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