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4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4:14
原文展示:
簪组非无累,园林未是归。世喧长不到,何必故山薇。小舫行乘月,高斋卧看山。退公聊自足,争敢望长闲。跂石仍临水,披襟复挂冠。机心忘未得,棋局与鱼竿。
白话文翻译:
头戴簪组并非没有负担,但园林生活也并非我的归宿。世间喧嚣长久不至,何必执着于故山的野菜。小船在月光下行驶,高斋中躺着观赏山景。退休后聊以自足,怎敢奢望长久的闲适。站在石头上临水而立,敞开衣襟又挂上冠帽。机巧之心难以忘却,棋局和鱼竿成了伴侣。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徐铉在政治上也有所作为,但他更倾向于文学创作和书法艺术。这首诗反映了他在官场与隐逸生活之间的思考和选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在思考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未来方向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在两者之间的矛盾和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官场与隐逸生活的对比,展现了徐铉内心的矛盾和追求。诗中“簪组非无累,园林未是归”一句,直接表达了他对官场责任的认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又感到隐逸并非最终的归宿。后文通过“小舫行乘月,高斋卧看山”等意象,描绘了一种宁静而高雅的生活状态,但“退公聊自足,争敢望长闲”则透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徐铉对生活深刻而细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作者在官场与隐逸生活之间的选择和思考,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在两者之间的矛盾和挣扎。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徐铉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簪组非无累”中的“簪组”指的是什么? A. 官员的头饰 B. 隐逸的生活 C. 故乡的野菜 D. 棋局和鱼竿
诗中“小舫行乘月”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A. 官场生活 B. 隐逸生活 C. 故乡生活 D. 闲适生活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