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0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08:57
原文展示:
只衲一个衲,翠微归旧岑。
不知何岁月,即得到师心。
径绕千峰细,庵开乱木深。
倘然云外老,他日亦相寻。
白话文翻译:
这位僧人只身穿着一件僧袍,正朝着翠微山的旧隐处而去。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岁月,才得以得到师父的心意。小径蜿蜒绕过千座山峰,庵堂隐藏在杂乱的树林深处。如果将来在云外老去,或许还有一天会再相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字子真,号无可,是唐代著名的僧人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诗人在隐居生活中,通过描写僧人的归途,表达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送僧归翠微》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僧人孤独而又自在的归途,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开篇的“只衲一个衲”,简洁明了地展现出僧人的身份,传递出一份清净与孤独的情感。接着,诗人用“翠微归旧岑”描绘了归途的目的地,翠微山的美丽与静谧感交织,构成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
“不知何岁月,即得到师心”,这句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师徒情谊的珍贵,诗人通过回忆与感慨,表达了对师父的思念。后面几句通过“径绕千峰细,庵开乱木深”展现了归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山路蜿蜒,庵堂隐秘,暗示了隐居生活的深邃与宁静。
最后一句“倘然云外老,他日亦相寻”充满哲理,表达了即使在未来的某一天身处云外,仍希望与师父再相见的美好愿望,展现了对友谊和师承关系的珍视。这首诗不仅有着自然的美,更有着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僧人的归途为线索,反映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及对师徒情谊的珍视,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翠微”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座山
C. 一种颜色
D. 一种天气
“倘然云外老”中的“云外”指的是什么?
A. 远离尘世
B. 高山之上
C. 天空之中
D. 隐秘的地方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送僧归翠微》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均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哲思。但贯休的作品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师徒情谊,而王之涣则体现了壮丽的山河之景与人生的豪情。
参考资料:
以上内容为对《送僧归翠微》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