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5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52:22
生查子
作者:莫崙 〔宋代〕
三两信凉风,七八分圆月。
愁绪到今年,又与前年别。
衾单容易寒,烛暗相将灭。
欲识此时情,听取鸣蛩说。
几阵凉风徐徐吹来,明月已经圆了几分。
愁苦的心情在今年又重现,仿佛又与往年告别。
被子单薄容易感到寒冷,烛光微弱快要熄灭。
想要了解此时的心情,听听那鸣叫的蝉声便可。
“鸣蛩”常常代表着夏季的来临,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来感知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迁。诗中提到的“愁绪”则与古诗词中常见的情感表达相呼应,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莫崙(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情的思考。莫崙的诗通过平易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受到后人喜爱。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夜或初冬时节创作,当时正值凉风习习,明月高悬,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愁苦,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生查子》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词,诗人在这首词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开篇的“凉风”和“圆月”构成了一幅静谧的夜景,给人以宁静的感受,而随之而来的“愁绪”则将这份宁静打破,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尤其是“又与前年别”的句子,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对往事的怀念,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惆怅。
接下来的“衾单容易寒,烛暗相将灭”进一步营造了寒冷和黑暗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诗人用“衾单”和“烛暗”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孤寂中对生活的思考,表现了对温暖的渴望与对生命脆弱的感悟。
最后一句“欲识此时情,听取鸣蛩说”则是诗人的智慧所在,利用自然的声音来反映内心的情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人在此不仅表达了自我的情感,也引导读者去感受自然与生活的深刻联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往事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思考,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情感的深刻。诗人借助自然的元素,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中“七八分圆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欲识此时情,听取鸣蛩说”中“鸣蛩”指的是什么?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