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7:04
伤丁氏故基题一绝于太虚堂
疏雨斑斑洒叶舟,
前山唤客作清游。
芳华消歇春归后,
野草荒田一片愁。
疏疏的细雨斑斑地洒落在小船上,
前面的山呼唤着客人来享受这清幽的游览。
春天过后,繁华已逝,
荒芜的田野和野草让人心中一片愁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太虚堂”可能是一个隐喻的地方,象征着空灵和宁静的环境。诗中提到的“春归后”则常常出现在古诗中,用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莫崙,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结束时,诗人对往日繁华的怀念与对荒芜现实的忧愁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开篇“疏雨斑斑洒叶舟”,细雨轻轻洒落在小舟上,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细雨中的恬淡与舒适。而“前山唤客作清游”则引导读者感受到一种邀请,仿佛山的呼唤唤醒了内心的游子,勾起人们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随即转向了春天结束后的感伤。后两句“芳华消歇春归后,野草荒田一片愁”,通过对比与反衬,突显了春天过后的荒凉与愁苦。芳华的消逝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而荒草与荒田则是对故土衰败的直接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衰败现实的无奈与哀伤。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春去后的愁苦,情感层次丰富,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好与衰败现实的对比,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与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疏雨”形容的是?
A. 大雨
B. 细小而稀疏的雨
C. 暴风雨
D. 雪
“芳华消歇”中的“芳华”指的是?
A. 秋天
B. 春天的美好
C. 冬天的严寒
D. 夏天的炎热
诗人对故土的情感是?
A. 喜悦
B. 无所谓
C. 怀念与忧愁
D. 欢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