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20
又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
我又得到了半日的闲暇,忽然听闻春天已尽,勉强登上山去。路过竹院时遇见了一位僧人,整日沉沉醉醉在梦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竹院”与“僧”暗示了道教或佛教的隐逸生活,表达了与自然、与世隔绝的哲学思想。
作者介绍: 莫崙,元代诗人,生活在元代社会变化的背景下,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题材,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代,时代背景是社会动荡、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可能在某个闲暇的日子里,感受到春天的逝去,借此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恰到好处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首句“又得浮生半日闲”便道出一种惬意与无奈,浮生半日,反映了生活的短暂与珍贵。而“忽闻春尽强登山”则在意象上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春天的结束,意味着生命的一部分已然逝去,诗人在此时选择登山,似乎是渴望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来寻找内心的平静。
接下来的“因过竹院逢僧话”,则暗示了诗人与僧人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是人际关系的展现,也象征着精神的探讨与哲学的思考。最后一句“终日昏昏醉梦间”,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逃避,似乎在追求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尽管这种状态是短暂而虚幻的。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浮生”在诗中主要指什么?
A. 生活的悠长
B. 生活的短暂
C. 生活的丰富
D. 生活的繁忙
诗中提到的“春尽”意味着什么?
A. 新的开始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变化
D. 生活的美好
诗人通过与僧人的对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的厌烦
B. 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