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1:19
原文展示:
酹江月(万载龙江眼界) 赵师侠 〔宋代〕
平生奇观,爱登高临远,寻幽选胜。欲上层巅穷望眼,一半崎岖危径。万瓦鳞鳞,四山簇簇,咫尺疏林映。山川城郭,恍然多少清兴。残照斜敛余红,横陈平远,一抹轻烟暝。何处飞来双白鹭,点破遥空澄莹。鹤岭云平,龙江波渺,不羡潇湘咏。襟怀舒旷,曲栏倚了还凭。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中最大的乐趣,就是喜欢登高望远,寻找幽静美丽的地方。想要攀登到山顶,尽览四周的景色,但路途却一半是崎岖险峻的小径。无数的瓦片像鱼鳞一样排列,四周的山峰密集,近处的稀疏树林映衬着。山川和城市,让人感到无比的清新和兴奋。夕阳斜照,余晖收敛,平坦的远方,一抹淡淡的烟雾笼罩。不知从哪里飞来的两只白鹭,点缀着遥远的天空,使其更加清澈明亮。鹤岭上的云层平坦,龙江的波涛辽阔,我不羡慕潇湘的诗篇。我的胸怀开阔,倚在曲折的栏杆上,依然不愿离开。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侠,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热爱自然,喜欢登高望远,寻找幽静美丽的地方。这首词描绘了他登高远望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是赵师侠在游览万载龙江时所作,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由旷达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登高远望为线索,描绘了作者在万载龙江的所见所感。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从“平生奇观,爱登高临远,寻幽选胜”开始,作者就表达了他对登高远望的喜爱,这种喜爱贯穿全词。在描绘景色时,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万瓦鳞鳞”、“四山簇簇”、“咫尺疏林映”等,生动地展现了山川城郭的美丽。特别是“残照斜敛余红,横陈平远,一抹轻烟暝”和“何处飞来双白鹭,点破遥空澄莹”等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下的宁静和白鹭飞翔的生动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和对自由旷达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旷达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登高远望的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开阔,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赵师侠 B. 李白 C. 杜甫 D. 苏轼
词中提到的“万瓦鳞鳞”形容的是: A. 山峰 B. 树林 C. 屋顶瓦片 D. 江水
“残照斜敛余红”描绘的是: A. 清晨的景色 B. 黄昏的景色 C. 夜晚的景色 D. 正午的景色
词中提到的“双白鹭”象征着: A. 繁华 B. 宁静 C. 自由 D. 纯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