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雪行河北道中

《雪行河北道中》

时间: 2025-05-01 03:32:10

诗句

铜铃冻咽走征赢,九郡齐州眼底过。

大雪宵飞埋白屋,层冰晓踏渡黄河。

秋屯野聚饥寒少,古侠民留慷慨多。

祇有健儿间不得,天风凌厉射鴚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2:10

原文展示:

铜铃冻咽走征赢,九郡齐州眼底过。大雪宵飞埋白屋,层冰晓踏渡黄河。秋屯野聚饥寒少,古侠民留慷慨多。祇有健儿间不得,天风凌厉射鴚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寒冷的雪天行走在河北道中的情景。铜铃声被冻住,行人艰难前行,途经九郡齐州。大雪在夜间飞舞,掩埋了房屋,早晨的冰层则让人们踏过黄河。秋季时,饥寒交迫的民众聚集在野外,而古代的侠客们却慷慨大方。只是只有英勇的年轻人无法自由行动,严寒的风如箭般刺骨。

注释:

  • 铜铃冻咽:铜制的铃声因寒冷而颤抖,形象地描绘了严冬的冷酷。
  • 九郡齐州:指的是河北地区的多个郡县,显示了诗人行走的广阔地域。
  • 大雪宵飞:夜间大雪如飞,形象生动。
  • 层冰晓踏:晨光照耀下,冰层坚硬,行人艰难行走。
  • 秋屯野聚:秋季时,因饥寒而聚集在田野。
  • 古侠民:指代古代侠客和民众,表现出侠义精神。
  • 天风凌厉:寒冷而猛烈的风,强调了天气的恶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本骐,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绘雪行中的艰难旅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及民众的困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严寒的冬季为背景,描绘了在雪中行走的艰辛,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的“铜铃冻咽”生动地描绘出寒冷的气候,使人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寒意;而“大雪宵飞埋白屋”则通过对大雪的描写,表现出自然的威力与无情。诗人不仅关注个人的行走,更关注社会民生,提到“秋屯野聚饥寒少”,展示了困苦的民众生活。最后提及“古侠民留慷慨多”,将侠义精神与民众的困境结合,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及对人性光辉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铜铃冻咽走征赢:通过“铜铃”与“冻咽”突显寒冷,描绘出旅途的艰难。
  2. 九郡齐州眼底过:显示行走的范围,表现出广阔的社会视角。
  3. 大雪宵飞埋白屋:大雪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压迫感,给人以视觉冲击。
  4. 层冰晓踏渡黄河:冰层坚硬,行人行走的艰辛感由此而生。
  5. 秋屯野聚饥寒少:反映了民众因饥寒而聚集的困境,充满人文关怀。
  6. 古侠民留慷慨多:表现侠客的精神,寄托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7. 祇有健儿间不得:英勇的年轻人却无法行动,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8. 天风凌厉射鴚鹅:寒风刺骨,增加了诗的紧迫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铜铃冻咽”比喻寒冷的极端,形象生动。
  • 拟人:将风比作箭,增强了风的凶猛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冬日行旅的艰辛,反映了社会民生的困境,表达了对侠义精神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寒冷与孤独,强调了环境的恶劣。
  • :代表着困难与阻碍,暗示了行旅的艰辛。
  • 侠客:象征着理想与勇气,寄托了对人性光辉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郡齐州”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南方 B. 西方 C. 河北 D. 北方
  2. “天风凌厉射鴚鹅”中的“天风”形容了什么? A. 和煦的风 B. 温暖的阳光 C. 凶猛的寒风 D. 柔和的春风

答案

  1. C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前者关注的是自然与社会的结合,后者则更强调个人情感及对远方的向往。两首诗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情感表达。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诗酒怀赵德庄 柳色 寄题王亚夫检正不啻足斋 初夏病起晓步东园二首 送残秋 题刘伯山蕃殖图二首 清明日欲宿石门未到而风雨大作泊灵星小海六首 其四 和范至能参政寄二绝句 与子上雪中入东园望春 山庄李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侮的词语有哪些 齲字旁的字 背货 包字头的字 协约国 三复斯言 耒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自拔来归 不虞之誉 日月无私 子室 手中败将 涎脸饧眼 无须之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