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9:05
金缕曲 题褚二梅北征草和顾顾山
作者:杜文澜 〔清代〕
帽影缁尘扑。记年时天街试马,玉鞭香簇。
几度销凝旗亭字,醉听春风旧曲。又灞安垂杨吹绿。
昔日长条都攀尽,展吟笺怕认莺花熟。
谁更写,梦华录。君居洛下东头屋。
寄闲情裁云剪月,脆丝毫竹。
不惜黄金空抛去,换酒鹴裘未足。
算剩得珍珠一掬。千里烽烟家何在,
唱新词还替刘蕡哭。窗雨暗,话银烛。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怀旧的场景。词人回忆往昔的时光,曾在天街试马,马鞭香气四溢。几度在旗亭下思念过往,醉心于春风中熟悉的旋律。又望着灞河边垂杨依依,想起昔日的欢愉,似乎已无处可攀,吟咏之时不敢再认那盛开的莺花。
谁还会去写那梦中的华丽场景呢?你居住在洛阳东头的屋子里,我寄情于云和月,细致如竹的情感。
不惜抛弃金钱,只为换取美酒与裘衣,但这似乎仍然不够。最终只剩下一掬珍珠。远方烽烟四起,家何在?我唱着新词,仍然为刘蕡的悲歌而哭泣。窗外细雨朦胧,烛光摇曳,似乎又回到了那时光中。
作者介绍:杜文澜,清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抒情与叙事,展现出丰富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个人的怀旧与对家国的思念,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金缕曲 题褚二梅北征草和顾顾山》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作,以怀旧和思乡为主线。诗中,词人通过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青春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开头以“帽影缁尘扑”引入,给人以沉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凝滞,接着描写了天街的繁华和试马的优雅,展现了过去的欢乐与青春的气息。
随着词意的发展,词人逐渐显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失落,尤其是“几度销凝旗亭字,醉听春风旧曲”,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寻。
最后,随着对“千里烽烟”的提及,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展现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使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忧伤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动荡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迷惘,展现出了一种深沉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天街”指的是哪里?
“不惜黄金空抛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人在最后一段提到的“千里烽烟”主要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