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老将

《老将》

时间: 2025-05-07 09:57:39

诗句

百战辛勤归帝乡,南班班里最南行。

弓欺猿臂秋无力,

剑泣虬髯晓有霜。

千古耻非书玉帛,一心犹自向河湟。

年年宿卫天颜近,曾把功勋奏建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7:39

原文展示:

老将 罗邺 〔唐代〕

百战辛勤归帝乡,南班班里最南行。 弓欺猿臂秋无力,剑泣虬髯晓有霜。 千古耻非书玉帛,一心犹自向河湟。 年年宿卫天颜近,曾把功勋奏建章。

白话文翻译:

经过无数次战斗和辛勤努力,终于回到了帝王的故乡,在南班的行列中排在最南端。 弓箭因为老将的臂力如同秋天的猿臂一样无力而显得欺人,剑上的虬髯在清晨的霜露中显得泪痕斑斑。 千百年来,耻辱不是通过书写玉帛来解决的,而是一心向往着河湟之地。 每年都在皇帝身边宿卫,曾经将功勋奏报给建章宫。

注释:

  • 百战辛勤:形容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和辛勤努力。
  • 帝乡:指帝王的故乡或都城。
  • 南班班里最南行:在南班的行列中排在最南端,可能指在朝中的位置较低。
  • 弓欺猿臂:比喻老将的臂力衰退,弓箭显得无力。
  • 剑泣虬髯:剑上的虬髯(胡须)显得泪痕斑斑,比喻老将的悲壮。
  • 千古耻非书玉帛:千百年来,耻辱不是通过书写玉帛(和平文书)来解决的。
  • 一心犹自向河湟:一心向往着河湟之地,指老将仍有征战之心。
  • 宿卫天颜近:在皇帝身边宿卫,形容老将的地位亲近皇帝。
  • 曾把功勋奏建章:曾经将功勋奏报给建章宫,指老将曾有功勋被皇帝知晓。

诗词背景:

罗邺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边塞生活和军旅情怀。这首《老将》描绘了一位历经百战的老将军,虽然年老力衰,但心中仍怀有报国之志,表达了对老将的敬仰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老将的形象,展现了其一生的战斗经历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中“弓欺猿臂秋无力,剑泣虬髯晓有霜”一句,既表现了老将年老体衰的现实,又隐喻了他内心的悲壮和不屈。老将虽已无力再战,但他的心依然向往着河湟之地,这表明他心中仍有未竟的报国之志。最后两句“年年宿卫天颜近,曾把功勋奏建章”则强调了老将在朝廷中的地位和他曾经的功勋,体现了对老将的尊重和对其一生的肯定。

诗词解析:

  • 首句“百战辛勤归帝乡”,开门见山地介绍了老将的战斗经历和归来的情景。
  • 次句“南班班里最南行”,通过位置的描述,暗示了老将在朝中的地位。
  • 第三句“弓欺猿臂秋无力”,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老将年老力衰的状态。
  • 第四句“剑泣虬髯晓有霜”,通过拟人手法,赋予剑以情感,表达了老将的悲壮。
  • 第五句“千古耻非书玉帛”,提出了对战争和和平的深刻思考。
  • 第六句“一心犹自向河湟”,强调了老将内心的报国之志。
  • 最后两句“年年宿卫天颜近,曾把功勋奏建章”,总结了老将的地位和功勋。

意象分析:

  • 弓欺猿臂:比喻老将的臂力衰退,弓箭显得无力。
  • 剑泣虬髯:剑上的虬髯显得泪痕斑斑,比喻老将的悲壮。
  • 河湟:指边疆地区,象征着老将的报国之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弓欺猿臂秋无力”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剑泣虬髯晓有霜”一句,表达了老将的什么情感? A. 悲壮 B. 喜悦 C. 无奈 D. 愤怒

  3. 诗中“一心犹自向河湟”一句,表明了老将的什么志向? A. 归隐 B. 报国 C. 求和 D. 退隐

答案:

  1. A. 比喻
  2. A. 悲壮
  3. B. 报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和悲壮。
  • 杜甫的《兵车行》: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诗词对比:

  • 与王昌龄的《出塞》相比,罗邺的《老将》更侧重于老将个人的情感和经历。
  • 与杜甫的《兵车行》相比,罗邺的《老将》更侧重于对老将的敬仰和对战争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罗邺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军事诗歌选注》:收录了多首与军事相关的古代诗歌,有助于深入理解《老将》的背景和主题。

相关查询

寄郑谷 云居长老 忆张处士 赠刘凝评事 秋日旅怀寄右省郑拾遗 送韩从事归本道 送马明府归山 宫池产瑞莲(帖经日试) 述松 拟塞外征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万世一时 锡监 建之底的字 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街谈巷议 二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攀今吊古 鼠字旁的字 吾生 物阜民安 丁真永草 身当其境 抉关 草字头的字 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天下文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