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1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1:43
坡陀巨麓起连峰,
积累当年庆自钟。
灵运子孙俱得凤,
慈明兄弟孰非龙。
河梁会作看云别,
诗社何妨载酒従。
祗有西湖似西子,
故应宛转为君容。
在高耸的山脉间,连绵的峰峦耸立,
那积累的成就,仿佛在庆祝自我。
灵运的后代皆得飞凰,
慈明的兄弟又有谁不是龙呢?
在河桥上相聚,遥望云卷云舒,
在诗社中喝酒吟诗也无妨。
唯有西湖如西施,
所以才能如此婀娜多姿地为你展现风采。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见长,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诗写于苏轼与马忠玉的友谊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与祝愿,同时也反映了苏轼对山水之美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悟。
《次前韵答马忠玉》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诗歌,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开篇以“坡陀巨麓起连峰”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瞬间将读者的视线带入了一个雄伟的山水画卷中。接下来的“积累当年庆自钟”则引申出对过往成就的自豪与感慨,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认识与思考。
诗中提到“灵运子孙俱得凤”,不仅是对谢灵运的称颂,也暗示了后辈的才华与成就。而“慈明兄弟孰非龙”则通过对兄弟的比喻,展现了家族的荣耀与传承。接下来的“河梁会作看云别”,描绘了一幅悠闲的相聚画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赏美景的惬意。
最后,诗的尾句“祗有西湖似西子,故应宛转为君容”巧妙地将自然美与人文美结合,西湖的美丽与西施的婀娜相提并论,进一步突显了苏轼对美的理解与追求。整首诗在气韵上既有豪放之气,又不乏细腻之情,充分体现了苏轼的个性与风格。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与祝福,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苏轼对山水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灵运”是谁?
填空题:诗中将西湖比作____。
判断题:诗人对自然的描写是消极的。 (对/错)
可以将苏轼的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苏轼更注重情感的表达与人文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自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