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密州宋国博以诗见纪在郡杂咏,次韵答之

《密州宋国博以诗见纪在郡杂咏,次韵答之》

时间: 2025-05-10 10:34:24

诗句

吾观二宋文,字字照缣素。

渊源皆有考,奇险或难句。

后来邈无继,嗣子其殆庶。

胡为尚流落,用舍真有数。

当时苟悦可,慎勿笑杕杜。

斲窗谁赴救,袖手良优裕。

山城辱吾继,缺短烦遮护。

昔年谬陈诗,无人聊瓦注。

于今赓绝唱,外重中已惧。

何当附家集,击壤追咸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4:24

原文展示

吾观二宋文,字字照缣素。
渊源皆有考,奇险或难句。
后来邈无继,嗣子其殆庶。
胡为尚流落,用舍真有数。
当时苟悦可,慎勿笑杕杜。
斲窗谁赴救,袖手良优裕。
山城辱吾继,缺短烦遮护。
昔年谬陈诗,无人聊瓦注。
于今赓绝唱,外重中已惧。
何当附家集,击壤追咸濩。

白话文翻译

我看二宋的诗文,每一个字都如同映照在白绢纸上。
渊源都有考证,虽然有些句子奇特险峻,难以理解。
后来的人几乎没有继承,后代的子孙基本上都很少。
为什么仍然要让这些诗文流落,舍弃真正的作品呢?
当时若能让人欢喜,切忌嘲笑杕杜(指杜甫)。
谁来拯救这斲窗的困境,袖手旁观的人安闲自得。
山城让我感到屈辱,缺乏保护让我烦恼。
往年的诗歌错误频频,没有人愿意为其评注。
如今我想继续这绝唱,外面的压力让我感到恐惧。
何时才能附上家集,像古人那样追寻咸濩(诗人)呢?

注释

  • 二宋:指南宋和北宋。
  • 照缣素:字字句句清晰可见,形容诗文的明晰。
  • 杕杜:杕杜是指杜甫,意为不应嘲笑古代诗人。
  • 斲窗:指斲木窗,形容破败的处境。
  • 击壤:古代农民通过打地面来表示对丰收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风格豪放,作品题材广泛,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苏轼被贬密州期间,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思考以及对后世诗人状况的忧虑。苏轼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看到传统诗歌的流失,对后代的继承问题深感焦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古代诗文的深切关注与忧虑,尤其是对于后代诗人继承传统的艰难境遇。开头的“吾观二宋文”便交代了观察的对象,而“字字照缣素”则体现了诗文的清晰和重要性。苏轼在这里不仅是在评价古文的美,更是在警示后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后来邈无继,嗣子其殆庶”,这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后代诗人创作能力的担忧,认为后世缺乏继承者,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危在旦夕。接下来提到的“胡为尚流落”,更是对时人不珍视优秀文化的批评。

诗中苏轼用“斲窗”和“袖手”描绘了自己面对困境的无奈与苦恼,显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失望与自嘲。最后的“何当附家集”则流露出他对将来能追随古人步伐的渴望,以及对自己创作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辨,展现了苏轼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待,既是对自身创作的反思,也是对整个文化传承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观二宋文,字字照缣素:我观察二宋的文词,每一个字都如白绢纸般明显。
  2. 渊源皆有考,奇险或难句:这些诗文的渊源都有考证,然而有些句子却奇特而难以理解。
  3. 后来邈无继,嗣子其殆庶:后来的作品几乎没有继承,后代的子孙恐怕都乏人问津。
  4. 胡为尚流落,用舍真有数:为何仍有人让这些诗文流落,舍弃那些真正的作品呢?
  5. 当时苟悦可,慎勿笑杕杜:当时的作品若能让人欢喜,切忌嘲笑杜甫。
  6. 斲窗谁赴救,袖手良优裕:谁来拯救这斲窗的困境,人们却袖手旁观安闲自得。
  7. 山城辱吾继,缺短烦遮护:山城让我感到屈辱,缺乏保护让我烦恼。
  8. 昔年谬陈诗,无人聊瓦注:往年的诗歌错误频频,没人愿意为其评注。
  9. 于今赓绝唱,外重中已惧:如今我想继续这绝唱,外面的压力让我感到恐惧。
  10. 何当附家集,击壤追咸濩:何时才能附上家集,像古人那样追寻咸濩呢?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人和今人的对比,强调后继乏人。
  • 比喻:用“斲窗”比喻困境,增加了诗句的形象性。
  • 反问:通过“胡为尚流落”引发思考,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后代继承的忧虑,通过对古诗文的回顾,表达了对文学艺术未来的深切关注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二宋:象征着传统文化的高峰。
  2. 缣素:象征着清晰、纯洁的文辞。
  3. 斲窗:象征着破败与无奈。
  4. 山城:象征着作者处境的屈辱与困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杕杜”是指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2. “吾观二宋文,字字照缣素”中的“缣素”指的是什么?

    • A. 笔墨
    • B. 纸张
    • C. 诗词
    • D. 书法
  3. 诗中“斲窗”意象的作用是?

    • A. 表达希望
    • B. 象征困境
    • C. 描绘美景
    • D. 传达快乐

答案

  1. B. 杜甫
  2. B. 纸张
  3. B. 象征困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杜甫:苏轼的这首诗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忧虑,而杜甫的《春望》则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两者虽主题不同,但都在反映对时代的思考与感受。

参考资料

  • 《苏轼集》
  • 《唐宋诗词选》
  • 《中国诗词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题玉山村叟屋壁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窗里山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登台(一作望山台) 晚归蓝田旧居 宿洞口馆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晚归鹭 送李谏议归荆州 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惟伯与仲有令誉)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石莲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课草 撧耳揉腮 目字旁的字 金姑声 走相 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火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攻苦食俭 将明之材 是非得失 山字旁的字 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躲的成语 疾恶如雠 羽字旁的字 酣艳 帷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