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9:55
满地春风扫落花,几番曾醉长官衙。
诗成锦绣开胸臆,论极冰霜绕齿牙。
别后与谁同把酒,客中无日不思家。
田园知有儿孙委,早晚扁舟到海涯。
春风吹拂,满地的落花被一扫而光,几次在长官的官邸醉酒畅饮。
写下的诗篇如锦绣般绽放在心中,论诗时的情感如冰霜般冷冽。
分开后,与谁共饮呢?在外的日子里,每天都在思念家乡。
田园里知道我有儿孙,他们会接替我的事业,早晚我将乘扁舟到达海的尽头。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文兼具豪放与细腻,风格独树一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晚年,正值他被贬黄州期间,身处异乡,思乡之情愈发浓厚,借诗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寄高令》展现了苏轼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以“满地春风扫落花”描绘春天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然而随即转入对长官衙的回忆,表现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醉酒后的沉思。接着,诗人用“诗成锦绣开胸臆”强调了写作带来的内心愉悦,这种愉悦与外界的冷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精神追求的力量。
下半部分则转向思乡情绪,诗人感慨别后与谁共饮,客居异乡的日子让他愈加思念家乡。最后一句“早晚扁舟到海涯”则蕴含着对归乡的期待和坚定信念,传达出一种虽身处他乡但心系故土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词测试:
诗中“满地春风扫落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思念 C. 失落
答案:B
“别后与谁同把酒”中“把酒”意味着什么?
A. 独饮 B. 友情 C. 豪饮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扁舟”象征什么?
A. 旅行 B. 归乡 C. 离别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寄高令》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但苏轼的表现更为豪放,情感更加复杂,而王维则显得细腻与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