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2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25:17
白马羽林儿,扬鞭薄暮时。
独将轻骑出,暗与伏兵期。
雨雪移军远,旌旗上垄迟。
圣心戎寄重,未许让恩私。
白马骑士在傍晚时分扬鞭出发,
他独自带着轻骑兵出征,暗中与伏兵约定。
雨雪使军队转移得很远,旗帜在垄上显得迟缓。
皇上的心情寄托在将军身上,不允许将恩宠让给私情。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表现出唐代士人对边疆将士的关心与支持,反映了当时对国家安全的重视和对将军的期望。
李益(约765年-约830年),字少连,号青丘,唐代诗人,以边塞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边疆生活,表现出对国家和士兵的关心。李益的诗风清新俊逸,感情真挚,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士的敬仰。
《送韩将军还边》创作于唐代,正值边疆动荡时期,李益以此诗表达对将军韩某的送别之情,同时寄托对国家安定的期望。
《送韩将军还边》是一首饱含深情的送别诗,诗中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边塞将士的生活与境遇。首句“白马羽林儿,扬鞭薄暮时”,描绘出骑士在黄昏时分出发的情景,透过“白马”与“扬鞭”的描写,展现了将军的英俊与勇敢,营造出一种动感和紧迫感。
接下来的“独将轻骑出,暗与伏兵期”,显示出将军的决策与机智,暗示了战斗的隐秘与复杂。雨雪的描写在“雨雪移军远,旌旗上垄迟”中,进一步渲染了边疆的严酷环境,暗示了征战的不易和将士的忠诚。
最后两句“圣心戎寄重,未许让恩私”则展现了对将军的重视与期望,表达了皇帝对将军的信任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心,抒发出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涵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体现了李益对边疆将士的深切关怀与对国家安宁的期盼,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
整首诗反映了对将军的敬仰与送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心,展现了将士的忠诚与剽悍,以及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思考。
诗中“白马羽林儿”指什么?
“雨雪移军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圣心”指代谁?
李益的《送韩将军还边》与王昌龄的《出塞》都描绘了边疆的生活和将士的忠诚,但李益更多表现了对将军的个人情感,而王昌龄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两者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厚重感。